关于自闭症群体可以享受国家哪些政策支持和补贴,一直是家长们急切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从筛查诊断、康复救助到教育就业等,有哪些政策与自闭症孩子密切相关?自闭症儿童可以获得哪些国家补贴呢?
01
诊断筛查
尽管这些年来,国家已经开展自闭症筛查、评估等工作,医院也会不定期地开展免费的筛查活动,但是这种诊断尚未形成一种常态机制。
因此,一些专家学者、两会代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比如: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主任刘文龙,在一次义诊活动中就曾介绍说:“未来5年,在市卫计委的支持下,厦门将建一批市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希望借此契机,能将自闭症筛查三级网络在全市铺开。”
在年6月份召开的珠海“两会”上,珠海市人大代表吕营建议,将自闭症作为基础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新生儿免费筛查项目,暂限定于3岁前可免费筛查。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自闭症的苗头,可以将自闭症对孩子和家庭的伤害降到最低。
02
康复救助
相对早期的诊断筛查来说,与自闭症孩子有关的康复救助政策则更为具体、详细一些。以福建省为例,在年9月出台的《福建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中,该政策将孤独症列入了残疾儿童这一资助对象类别,享受相关的政策福利。
●资助对象
残疾儿童救助年龄为0-6岁,即在申请康复救助年度的1月1日,年龄未满7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救助年龄为0-14岁,即在申请康复救助年度的1月1日,年龄未满15周岁。有条件的市、县(区)可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
●资助标准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不超过元,每月不超过元。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不超过元,每月不超过元。
●资助方式
康复救助补助按照“先申请、后康复、再报销”的原则,补助时间从申请当月起计算。
03
接受教育
年2月1日,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正式公布,这一条例更好地保障了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其中主要明确规定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教育平等
第二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2.实施融合教育,普通教育优先
第三条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3.学校不得拒收
第七条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
4.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与年限
第十四条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相同;必要时,其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以适当提高。
5.学习要求可以有适度弹性
第二十三条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可以适用普通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对其学习要求可以有适度弹性。
6.分类教学、个别教学
第二十四条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坚持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与身心补偿相结合,并根据学生残疾状况和补偿程度,实施分类教学;必要时,应当听取残疾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见,制定符合残疾学生身心特性和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教学。
7.学费减免
第五十一条招收残疾学生的学校对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学费和其他费用,并按照国家资助政策优先给予补助。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为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融合教育在政策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在《指导意见》中,教育部对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方案进行了多方面的指导和规定。比如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落实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体系等,这些指导意见,都终将会使自闭症孩子受益更广。
04
就业支持
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自闭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会对其背后的家庭产生深刻影响。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多方面地促进和保障残疾人的就业事业。
1.国家指导方针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残疾人就业。
2.用人单位有责任安排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
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用人单位跨地区招用残疾人的,应当计入所安排的残疾人职工人数之内。
3.政府保障就业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保障残疾人就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应当优先考虑残疾人就业。
4.就业培训与扶持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鼓励和扶持职业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并组织残疾人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5.行业扶持
①手工制作
-年,通过实施开发就业创业岗位、开展手工制作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措施,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女性为重点,为8万人次贫困残疾妇女提供手工制作免费技能培训,帮助5万名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残疾妇女从事手工制作业,实现脱贫致富。
②商铺、摊位等贸易行业
政府和街道兴办贸易市场,设立商铺、摊位,以及新增建设彩票投注站、新增建设邮政报刊零售亭等便民服务网点时,应预留不低于10%给残疾人,并适当减免摊位费、租赁费,有条件的地方应免费提供店面。
③非遗继承人
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非遗继承人。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其他残疾人稳定就业的、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残疾人非遗继承人自主创业的,给予贴息贷款扶持。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残疾人非遗继承人,优先推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④互联网
残疾人利用网络就业创业的,给予设施设备和网络资费补助。网络商户残疾人同等享受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或享受残疾人灵活就业扶持政策。其中,在网络平台实名注册、稳定经营且信誉良好的网络商户残疾人创业者,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⑤电子商务
到年实现的目标:扶持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接受电商知识培训;扶持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创办网店经营;辐射带动名残疾人从事电商产业链创业增收。
目前在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补助通常是通过残联发放(国家精准康复项目),需要向残联申请,办理残疾证(自闭症属于精神残疾),疾病证明,当地户口。
但随着近年对自闭症孩子支持的增加,很多省市不需要孩子办理残疾证也可以得到补助。每个地方的财政情况不同,给孩子补助的资金高低、方式也不一样,一个月大概在元-元不等,作为康复费用减免。家长可以致电当地残联询问具体事宜。
接下来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残疾证的相关知识以及办理流程。
01
什么是残疾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是由中国残联统一制发的,主要功能是:认定残疾人的身份及残疾类别、程度,残疾人凭此证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及扶助规定。
02
关于残疾认定的问题
目前,我国残疾类别共分为七类: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及多重残疾。
·《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截图·
从上述评定表我们可以看到,孤独症(自闭症)可能会被评定为“言语残疾”或“精神残疾”,具体会由残联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评定,家长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