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需要先学拼音吗

从教材的编排看,现在小学语文大致还是采用先学拼音、生字,再学词汇、句子这样一个逻辑框架。拼音真的需要放到语文学习的最前面吗?生字真的需要那样一个个独立地去学吗?这里有一个貌似合理的逻辑推理:会读文章就得先认字,想认字就得学拼音——事实上,这个表面合理的逻辑并不符合儿童的认知顺序,逆反了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天性。颠倒了语言学习的顺序,充满反认知的内质。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它就相当于二胡演奏员偶尔使用到的那块松香,可以让弓毛更润滑,却用不着在每个孩子初学二胡时就先去花费好长时间学习关于松香的知识。可这个「工具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以至于居然有人提出中国文字以后要用“拼音”完全代替“汉字”。同时我们还忘记儿童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体感知等特点,一上学就把他们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们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却收获不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的东西。这个概念真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们一直习惯这样做的顺序,习惯的事,就是对的吗?正如我们学英语都由学字母、一个个单词开始学起,后来我知道了这样学是错误的,压根不可能真正获得英语,而我却没想过,原来我们一直习以为常的语文的学习,也是跟英语一样,使用了错误的顺序。我想说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教的是什么呀?小学有小学的错,大学有大学的错。大学教的东西和社会完全脱节,学校里的就业指导一点用都没有,还要我们的毕业生出来之后使用知识付费在职场大v那里才能学到一些真本事——那我们还要大学里的就业指导干嘛?原来语文的学习和英语一样,碎片式的学习方法是低效又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整体输入,大量阅读,用趣味性吸引孩子,等阅读量大到了一定程度,拼音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毕竟阅读量都这么大了,还会怕不会拼音?拼音是为文字、为阅读而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所以重点和目的都是阅读,拼音不是目的本身。正如单词、语法都是为阅读而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所以重点和目的都是阅读,单词语法本身不是目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