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18位纺织女工被上海航空公司录用,从“纺嫂”转岗为中国民航史前所未有的“空嫂”。以此为起点,波澜壮阔的百万工人再就业大潮拉开序幕——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至年其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万下岗职工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这座“桥”实现了再就业的大转移,也让“下岗”成为了历史名词。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经历了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城市功能大转换,很多工业企业在关、停、并、转、改的过程中,产生了多达百万下岗工人。历史原因造成债务重、冗员多的国有企业面临的 难题是:“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
“人到哪里去”的矛盾尤为突出。为此,年7月,上海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再就业工程试点的通知》,率先在下岗职工相对较集中的纺织、仪电两个行业试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作仅半年,就有11.5万下岗职工进入两个中心,其中5.8万人实现了再就业。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再就业服务中心”在全市全面铺开。
再就业服务中心究竟如何运作?这一模式在今天看来仍充满温情:它建立了行业与困难企业共同负责,政府与社会共同资助,对下岗职工进行托管的创新模式。此举让企业得以“减负”,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又给予下岗职工一定的缓冲时间,由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并组织开展职业培训,从技能上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王嘉是当年上海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据他回忆,当时采取的分流措施是一套“组合拳”,根据下岗职工特色度身定制、综合施策:对年龄大的采取提前退休或协保;对年纪轻的通过职业培训或直接推荐实现市场化就业;对想创业的给予非正规就业的优惠政策;对就业困难的用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实施就业托底。
对于这个创新机构,上海人有许多比喻。有的把它比作一座“桥”,这头连着企业,那头连着社会,职工从这头走到那头,完成了重新就业;有的把它比作“轮渡”,将难以与企业“断奶”的国企职工安稳地送到劳动力市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桥”架设之初就明确了“阶段性”“过渡性”的理念。到年,再就业服务中心分流了近万下岗职工,随之结束了作为“桥梁”的历史使命。它们与业已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相配套,转换成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中心,开始履行新的社会服务职能。
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之余,上海也为如何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有力探索,不少探索成为了长效之策。比如年开始创建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如今已遍地开花,在重视和呼唤“工匠精神”的今天,为上海职业培训事业奠定了基础;年起,上海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托底政策,最多时曾满足了20余万困难群体的需求,如今这一政策业已演变为就业援助政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周渊
责任编辑:李勤余
*文汇 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