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记者章正王莉
核心提示:
年11月16日23时,在广州的一家酒店,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选手,已经连续熬夜七八天了,可是最后讲解稿写好了,又被推翻了。负责主讲的藏族姑娘丁真达珍,没忍住,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怎么办啊?我不能让大家之前的努力白费!”丁真达珍哭着说。陪着熬了几宿的援藏女老师方丽,试图安慰,却也没控制住,两人相拥,放声大哭。
此时,压力笼罩在11位队员身上。一刻钟后,丁真达珍用纸巾按了按泪痕,重新收拾心情,又走回大家中间,开始讲解稿的再次修改。
年11月18日下午,走出赛场,这群年轻人,内心忐忑,不愿离开,拿着手机观看比赛的现场直播。当分数现场公布的一刹那,丁真达珍与老师方丽,对视了一下,再次拥抱在一起,大喊,“我们赢了!”。
他们创造了西藏高校的历史。这个团队的项目《玛旁雍措·莲华之宝》,成功斩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的全国金奖。他们,实现了自治区在全国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获得金奖零的突破。
全国金奖背后的秘诀是什么?秘诀就在于改革,重构教育方式,学生更出彩;让学生就业,面向市场,更有底气。
从一组数据便可以看到,学校改革的成果。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从年的70%,年的89%,跃升成为年的95.17%。
这是一场漂亮的就业“逆袭战”,也是一场西藏职业教育的奋力转型。
图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丁真达珍创新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时合影。
图为外聘老师在给该校服装专业学生讲授制衣设计流程。
图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丁真达珍创新团队设计的产品全家福。
图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丁真达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总结白板。图片均由西藏日报记者章正王莉摄
从历史来看,这所学校的底子很薄。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几年前,一度让该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采守宽很是着急,决心要改变。
很快,他就发现,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有不一样的优势:一是,学生们的家庭负担并不重,家庭贫困孩子上学,政府帮助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加之脱贫政策到位,学生们并没有养家的压力;二是,随着国家对就业的重视,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就业并不难,加上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鼓励,学生的创业与就业环境不错。
“育人,这是学校的责任。”采守宽意识到,学校应该找到一条途径激发这些学生的潜能。
难就难在如何破题,采守宽想到学校是时候进行一场改革,是更高水平的教育供给侧改革。
改革的第一招,学校提升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能力。“专业课水平一定要过硬,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场倒逼。”采守宽说。
从老师的上课效果,到学生的出勤率、毕业成绩都进行严格的考评。有一组数据显示,通过严格的考核,每年该校有5%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需要“回炉”才能拿到学历。
摆在学校面前的是,第二个难题。基本合格的学生,一定能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欢迎吗?显然,并不如此。
“我们培养的不是‘乖学生’,而是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生。”一位学校领导说。
改革第二招,学校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前几年,正时值国家提出创新创业。学校顺势而为,用创业教育倒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校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到培养的全过程,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西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这是一种新探索,各种疑问也纷至沓来。最有代表性的质疑是,既然创业贯穿于每名学生的培养过程,是不是意味着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去创业?
“恰恰相反,我们没有一刀切,而是用这样的教育方式,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他们更加了解市场。”采守宽说。
记者在实地调研中,遇到学习唐卡专业的贡秋拉加,年出生的他,11岁就学习传统的唐卡绘画。他的老师说,他很有天赋,专业课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问及创业课程是否对他有用,贡秋拉加毫不犹豫回答:“当然有用,给我很大的启发。”从年到年,他一共卖出了4幅大唐卡和十几幅小唐卡,收入一共7万多元,不仅有了富余的生活费,还能补贴家用。
像他这样的受益者并不是孤例,学校还有很多。
学校形成一个新共识:创业教育不是要“乖学生”,而是要“创新者”。背后转变,正是创业教育已经走出狭隘的定义。
因材施教,是这个学校最大的特色。若发现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学校还会“扶上马送一程”。
年,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学校打破常规,引入了拉萨本地有实战经验的创业导师,开设了“创新创业精英班”,人数不多,每期50人。
随机旁听了课程,记者发现,务实的课程,切中创业要害。从如何注册公司,再到创业项目选择,甚至如何面对创业失败,这些都是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直面的互动问题。学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6%的学生认为创新精英班的课程,从中收获很大。
当然,这还不够。创业教育必须把眼光放在市场。学校联系到内地资本,对具备一定市场运作能力的创业团队进行资本注入。目前,已有华图等资本投入,对17个团队进行了35万元的资金扶持。
投入,产生效果。从年底开始运营,该校先后孵化19个创业公司或项目,在校生创办企业或项目18个,带动创业70余人,其中艾巴仓电子商务平台等11个项目实现工商注册,实现盈利40余万元。
在学校荣誉墙上,便可发现新的变化。该校被评为首批自治区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在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先后荣获自治区级荣誉20项,国家级荣誉11项。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扎实!”在采守宽看来,用创业教育倒逼学生的综合素质,已初见成效。背后的转变,在于学校转向因材施教,重构了教育逻辑的链条。
学生和家长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就业“在本地”比“走出去”更好;还有一种,“公招”成为“公家人”的思想根深蒂固。
“这不能怪学生家长安于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的是我们部分教师思想认知的滞后。”采守宽一针见血指出。
若要在就业中突围,须先在思想上破冰。
方法,必须在打通教师的“思想梗阻”。学校通过就业创业年度总结大会、月推进会(沙龙)、周例会和主题培训等,统一了全校教师的思想认识。
学生的观念如何改变?
“改变学生的观念,不能光靠说教,关键在于让他们尝试着走出去。”该校副院长程晓盈说,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援藏的教师,他决心改变。
观念之变,谈何容易。但一定得打破这样的僵局。年,程晓盈联系一些区外企业,没想到却碰壁了。
无奈之下,他逼着自己梳理了一遍认识的涉农企业,拿出自己一切可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区外实习机会。
“我天天给企业打电话联系,时间最长的一家,联系了几个月,终于拿下来了。”程晓盈说。
年,一家内地的涉农企业,答应接收实习生,条件是只能来8名学生,其中6名男生,2名女生。
正当他信心满满,发动级学生报名时,学生都在观望,没人报名。兼职班主任的他,挨个找班里的学生谈话动员,勉强凑够人数。
实习之旅,老师引路。当年5月,程晓盈带着8名学生从拉萨出发,乘坐了45个小时火车,辗转来到江苏的这家企业。
这一路,他一直给学生打气,“有学校作为后盾,你们不要有顾虑。”
这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上,第一次派学生到区外实习。可意外接踵而来。5月9日,他把学生安顿好之后,11日,就返回拉萨。他没想到一个学生12日就悄悄跑回拉萨。
学生初到实习岗位状况百出。程晓盈接到学生信息,“程院长,我们要给猪打针很紧张,两个小时都打不了10头猪,怎么办?”“老师,我们要给猪打针,我很紧张,一个下午,师傅能打五六百头猪,我10头都打不了,怎么办?”
“多练习练习,熟练就好。”他虽然这样回复,但是内心却没有底,学生到底能否适应?
时间能说明一切。两周后,这个学生又发来信息,“老师,我现在掌握技巧了,一个下午就能打多头猪,师父还让我教新来的员工呢!”
程晓盈松了一口气,心想:“这群孩子真不能低估他们的适应能力,好样的!”
与想象不一样的区外实习,很快在学生中传开。
有了学生基础,事情就好办了。年,区外实习计划在该院全部专业推开,年,程晓盈反复考察企业,报名参加区外实习的人数超过百人。
区外实习,一下子改变了学生的观念。
与其说这是一种打开就业通道的方式,倒不如说区外实习,倒逼了学校培养模式的改变。这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新窗户”,让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在看似不经意间,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需求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了。
学生走出去,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溢出效应”。
学生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肯吃苦,不怕脏不怕累,做事认真。
口碑,源于学生的实干。
前段时间,利用周末少有的空闲,采守宽去河北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看望实习就业的学生。他发现,年4月17日到岗工作的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边巴次仁,工作了8个月,竟然竞聘成了这家公司的产房主管,收入从实习期的月收入四五千元,直接跃升到了一万元。
“你们学校的学生表现非常好!”公司老总邓瑞林告诉采守宽,如果按照这个成长速度,这个实习生过两年可以竞聘副厂长,收入会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番。
就业,对于职校孩子至关重要,关乎能否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采守宽感叹:“我们有多名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教育者的担子很重,一个孩子背后就是一个家庭,让孩子就好业,意味着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如何答题?
不妨看这样一组就业数据,该校年应届毕业生共人,截至年9月1日已就业人数人,就业率95.17%,提前完成年底前就业率达到90%的目标。
如果再对年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的亮点:
区外就业创新高,达到人,超过了总就业人数的10%,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甘肃、北京、辽宁、重庆、天津等地。
市场就业创新高,学校共实现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等重点企业组团式就业人。
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创新高,困难群体毕业生名,就业率为97.42%。零就业家庭占毕业生总数的21.41%,就业率91.05%。
校企合作岗位创新高,校企合作的50多家大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多个,实现毕业生企业就业多人。
对于一所西藏的职业院校,这样的成绩着实来之不易。秘诀无他,唯有面向市场,才能广开就业路径。因材施教,必须要有市场意识。
该校招生与就业处处长许震宇告诉记者,从年9月1日至今,该校面向届毕业生共举办场招聘会,提供线上线下就业岗位个。
就业数据的背后,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学生们“公招”“等靠”“观望”的态度少了,“先就业后择业”“早就业”“主动就业”的观念多了。
尽管年就业答卷不错,但采守宽却充满着危机意识。学校的“好就业”已经基本实现,可是“就好业”却还在前进的路上。
“其中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并存。”许震宇坦言。
从深层次来看,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就业体系,可是这所学校只有名正式教师编制,在具体的工作中难以做到精准指导每一名学生。
学校如何答题?“学校不能被动等待,不能被困难给困住,不然没有任何出路。”在一次最近的学校会议中采守宽提出。
该校向教育厅、财政厅共争取.76万元专项师资聘任经费,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从社会和行业企业招聘紧缺教师,第一批次扩招聘任38人,第二批次扩招聘任42人,组建专兼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学校的需求。
最近,该校上下形成一个共识——向内涵式发展要动力,推进“好就业”向“就好业”的提升。
如今,学校已经拿出方案开始行动:
提质,学校进一步下沉就业指导,提升就业服务,要着力跳出就业看就业、跳出就业抓就业,从顶层设计出发,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朝着“提质”转型;
引导,学校千方百计的跑市场、拓渠道、扩岗位,引导毕业生到央企国企、民营私企、中小微企业等各类企业就业,引导返乡创业、基层就业和区外就业;
跟踪,学校加大毕业生就业跟踪回访力度,精准统计毕业去向和就业信息,加强对毕业生后续的就业服务。
“只有真正迎难而上、滚石上山,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采守宽说。
如今,这场转型,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