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全国两会消息,年高校毕业生超过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不出意外的话,年高校毕业季又将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早在二十年前,从全国第一轮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高校毕业生起,“最难就业季”这个词汇始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季代名词之一。
俗话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而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如此之多,再加上又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想必“最难”一词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不论是不是最难,作为高校毕业生而言,都是要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大意。
那作为社会各界和高校毕业生来说,要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呢?
我认为可以从社会、高校、个人等三个方面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从社会整体层面上来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扩大公务员招生数量,让大学生充实到公务员队伍当中,这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二,继续实施研究生扩招计划,让大量的高校大学生通过考研来延缓就业压力,减轻眼下的就业负担。
第三,持续扩大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让有条件的高校都参与进来,延缓高校毕业生现实就业压力。
第四,继续扩大专升本考试规模,让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减轻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第五,大力提倡大学生积极入伍参军,通过入伍参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第六,大力发展自媒体行业,让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从事新媒体行业,例如直播带货、拍摄短视频等工作。
第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数字经济产业,推动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八,出台鼓励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小微企业工作,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创业等工作。
第九,加快推动职业平等意识建立,鼓励高校毕业生降低择业期望,降低择业期望,积极从事外卖、快递、家政等服务行业。
第十,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实施,对敢于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经费扶持。
从高校层面来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第一,不跟风举办与学校实力不相符合的专业,或者明显与学校学科不相关的专业。例如中医药院校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政法大学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师范大学开设的临床医学专业等。
第二,主动撤销办学水平不高,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例如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历史学等专业。
第三,主动降低办学规模,压缩常年就业率不高的专业的招生计划,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
第四,更加注重需求端的实际要求,更多地倾听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
第五,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用在刀刃上,不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遵循适应就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的人才培养策略。
除此之外,作为高校而言,还要紧密时代发展需求,不断谋划长远发展,不能只看眼前招生利益,而应该更加看重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毕业生个人而言,我有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降低择业期望,先就业再择业,绝不能一开始就好高骛远。
第二,尽量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实在不行也至少要到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等城市工作。
第三,边学习边工作,永远不能放弃学习,时刻准备练就过硬的本领,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工作需求。
对此,你认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还有哪些举措呢?请留言来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