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月17日,国新办进行经济数据例行发布。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去年我国全力稳住了就业大局,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今年的就业形势,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但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就业优先,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年,调查失业率下降,新增就业继续增加。分季度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各季度平均值分别是5.4%、5.2%、5.2%、5.0%,就业逐步改善的态势比较明显。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万人,同比多增35万人。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保障有力。一系列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落地生效,就业困难群体分类帮扶成效凸显,农民工、青年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保障。年,农民工总量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是4.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1-11月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万人。脱贫人员就业规模稳中有增。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机制作用,深入开展重点帮扶县和异地扶贫搬迁专项帮扶,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增长,到年11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是万人,超过万的目标任务。康义表示,今年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年,我国经济创造的增量有望大于去年,这将为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将大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也为寻找工作的人们提供了更多就业空间。同时,产业结构升级扩充就业容量。相比于其他产业,劳动密集度较高的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优势明显。去年以来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好,在GDP中的占比也在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餐饮、交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就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展望今年,服务消费较为活跃,服务业增长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产生许多全新的岗位需求,也有利于扩大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编辑樊一婧校对刘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