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白领们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一些“职场至暗时刻”。6月3日,智联招聘发布《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疫情期间,32.5%的受访白领从事过灵活就业或兼职,近4成“职场后浪”经历减薪。
统计本次调研共收集的份问卷显示,在白领被问及到疫情中所经历的现象时,工资缩水问题最为普遍,占比达37.34%,还有30.68%的受访白领在疫情中经受了裁员,仅2成白领得以幸免。此外,“工资无法按时发放”与“涨薪取消”位列第三、四顺位,可见“钱”是白领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一道坎儿。
相较于年长白领,90后与95后等“职场后浪”中经历减薪的占比较高,分别达到38.59%与37.97%。然而,年轻一代由于初入职场不久、成长空间较大,在本次疫情中实际上处于较为稳定和安全的位置,有2成以上并未经历过任何职场冲击,这一比例在70后中下降到13.98%。
所在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白领在疫情期间的生存压力。国有企业最为稳定,在“人”与“资金”上的节流相对轻微,3成国企白领平安度过了这几个月。反观民营企业,裁员与工资问题均占比超过3成,甚至还有11.56%的受访者所在企业已经破产,可见受到疫情影响最为严重。全球范围内的疫情蔓延情况对外部资本与国际贸易往来有直接影响,导致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外企的裁员动作最大。
当主业面对的风险因素增多时,现代白领们对副业的需求被进一步加大。疫情期间,32.5%的受访白领表示有从事过灵活就业或兼职,而就职于人以下小微企业的白领更多体验了斜杠生活,占比达到36.61%。小微企业由于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打击最为惨重,职场人们不得不多为自己留一条生存之路。
白领灵活就业与兼职,多是出于生存现实目的。在从事灵活就业的白领中,77.26%主要是为了增加一份收入,与第二顺位的“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拉开较大差距。
将灵活就业视为跳槽预热或人脉拓展的白领占比均超过四分之一,可见除了增加收入来源之外,职业上的多重身份还能带来长期利益。
“全民副业”的潮流让许多职场人趋之若鹜,但同时也需警惕副业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职场人如果不能在选择副业时加以思考,很可能会被副业打乱生活节奏,影响工作效率。还有的甚至会血本无归,被当成廉价劳动力割了韭菜。
疫情催生“斜杠青年”,还需培厚制度土壤。事实上,在这方面,我国已在一些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从疫情之初到现在,国家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促进灵活就业、共享员工,鼓励企业发展共享经济平台,开展灵活用工。比如,鼓励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医院的医生实行“多点执业”等,为“斜杠青年”职业群体,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政策依据。
特别发改委在表述中提到一点“广泛开辟工资外收入机会,鼓励对创造性劳动给予合理分成”。这相当于鼓励员工进行兼职增加收入,这将有利于对于灵活用工市场的快速激发。
很多人担心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关于社保问题如何解决,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如果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劳动合同关系,用工企业并没有法定的社会保险缴纳义务,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并且现在有很多的商业工伤险,可以按月甚至是按天来计费,可以参考“滴滴”的方式。对于这些问题,灵活就业人员其实大可不必过多担心。
并且灵活就业也不单单是对个人有着多样的好处,对于企业来说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同样巨大。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长,服务业企业的淡旺季越来越分明,连锁化、跨区域的规模化模式越来越成为发展趋势,也让餐饮、零售、物流、快递、新经济、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企业和灵活用工适配。而在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下,这种波动情况更加明显。多数企业都处于停工停业状态,企业面临经营和成本高压。
▲
传统用工模式比较单一,企业和员工之间都有着标准或非标准的劳动关系,“雇佣”性质明显。而由于财税政策的收紧、时代的发展等因素,传统用工模式阻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灵活用工模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灵活多变。灵活用工相对于传统用工有着更多的优势:
节约管理成本。
企业的管理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每年企业为管理成本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非常巨大。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平台后,人事管理的成本将会显著减少,人事管理琐事不再占用企业宝贵的发展时间,企业也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用到企业的发展壮大上面。
节省人员的招募成本。
企业人员招募又是另一项头疼的事情,用工难,招不到满意的员工,薪资又连年上涨,企业招工成本随之不断攀升。如果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平台,有用工需求可随时与灵活用工平台公司联系,企业只需进行员工接收即可,省钱高效又省力。
规避用工风险。
在灵活用工平台,员工直接与灵活用工公司签订合同,并不会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因此用工企业不必承担劳务风险。风险转移给了灵活用工公司,而用工单位可以减少承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