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伟稳就业,现状与挑战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xwdt/

赵伟系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年就业修复现状如何、有何特征,年稳就业可能面临哪些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供参考。

稳就业,现状与挑战

一问:年,就业修复现状如何?就业形势总体改善、结构分化明显

年经济恢复“曲折式前进”下,稳就业压力显现。年前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完成全年新增万人目标的98%,为过往同期较低水平。年上半年,积压需求释放推动就业修复较快,新增城镇就业达万人,高于、年同期;下半年稳就业压力显现,7-11月新增就业万人、仅高于年同期。

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回落,结构分化。年年初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回落,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低至5.3%,11月进一步修复至5%。年就业总体修复过程中,结构分化特征明显;其一,前三季度31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高于全国水平;其二,上半年16-24岁人口失业率与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走势明显背离。

相较本地户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外来户籍和本科以下学历人口就业修复较快。11月外来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较2月下降1.4个百分点至4.7%;相比之下,本地户籍人口就业修复较慢,11月为5.1%,仅较2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分学历看,本科以下学历人口就业修复较快,失业率由年初的超5%回落至6月的4.4%。

二问:年,就业修复分化的背后?招工需求修复缓慢,就业供给增多

稳就业承压或缘于企业招工需求修复缓慢、供给增多等因素。从前瞻性指标来看,年制造业和建筑业、服务业PMI从业人员指数自二季度以来均低于50%、处于收缩空间。从工业企业利润来看,截至10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仍处负值。而非国有企业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年其就业人数占总城镇就业人数比例近九成。

同时,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年,年就业供给明显增多。截至9月底,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近1.9亿人,较过去五年同期增加超万人。就业市场上高学历人才供给亦有增长,高校毕业生规模年增长至超万人、年预计达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则维持在万左右,或指向更多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同时,随着经济转型加快,就业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逐渐凸显。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新增员工主要分布在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房地产、商贸零售等员工数明显下降。但从百度高考热搜专业来看,制造业相关专业自年热度才有所提升,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或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性不匹配问题。

三问:年,稳就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总数或创新高

民营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年仍需政策呵护支持。年11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边际改善至1.6%;小微企业经营调查亦显示,三季度小微企业信心指数走弱,分项经营指数、雇员规模指数等有所回落,或均指向后续民营经济修复发展仍需政策呵护支持,才能带动民营经济相关就业需求回暖。

供给端看,农民工就业是稳就业的重点之一。年,农民工人数达2.95亿人,约六成选择本地就业,且本地就业农民工年龄较大、平均达46.8岁,高于外地就业农民工平均年龄的37.4岁。年,农民工人数或进一步增长,为大龄和本地就业农民工提供岗位、稳定农民工就业,或是稳就业的重要一环。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亦是稳就业关键。近年,高校毕业生更倾向选择非一线城市、国有企业就业。在国有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比持续提升。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万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就业创业支持、缓解结构性失业、“慢就业”等问题或是稳就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

报告正文

稳就业,现状与挑战

一问:年,就业修复现状如何?

年经济恢复“曲折式前进”下,稳就业压力显现。年前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已完成全年新增万人目标的98%、相较过往同期目标完成度处于较低水平。年上半年,积压需求释放推动就业较快修复,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万人、高于和年同期水平;下半年就业修复略显疲态,7-11月新增就业人数万人、仅高于年同期的万人。整体来看,年稳就业压力凸显,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尚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前11月新增就业人数低于-年平均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回落,结构分化。年年初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回落,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修复至5.5%以下、为5.3%,11月回落至5%。就业修复过程中,结构分化特征明显。其一,前三季度31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高于全国失业率0.1-0.2个百分点;其二,上半年16-24岁人口失业率与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背离,16-24岁人口失业率年初以来持续抬升,而25-59岁人口失业率由年初的4.7%回落至6月的4.1%。

相比本地户籍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外来户籍和本科以下学历人口就业修复较快。年,外来户籍人口和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由年初的5.9%、6%回落至11月的4.7%、4.4%;相比之下,本地户籍人口就业修复较慢,由年初的5.4%修复至11月的5.1%,仅回落0.3个百分点。分学历看,本科以下学历就业修复明显,年初失业率超5%,6月回落至4.4%;本科及以上学历调查失业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低于本科以下学历失业率超1个百分点,6月为3.2%、较年初略有增长。

二问:年,就业修复分化的背后?

稳就业承压或缘于企业招工需求修复缓慢、供给明显增多等因素。从前瞻性指标看,年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PMI从业人员指数自二季度以来均低于50%;10月财政稳增长加码下,建筑业PMI从业人员指数修复加快,11月为48.2%,较8月提升超3个百分点。从企业利润来看,年年初以来,国有、私营工业企业利润虽边际改善、但仍处负值区间;截至10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仍为负值、或使其缩减招工需求。而从城镇就业人数分布来看,非国有企业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年其就业人数占总城镇就业人数比例近88%。

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年,年就业供给明显增多。年一季度以来,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持续高于1.8亿人;截至9月底,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近1.9亿人,较过去五年同期增加超万人。就业市场上高学历人才供给亦有增长,、年学成归国人数均明显超出国人数,或为就业、升学市场提供更多人才;此外,高校毕业生规模年增长至超万人、年或达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则维持在万左右水平,或指向更多高校毕业生选择进入就业市场。

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新增员工主要分布在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等制造业行业,房地产、商贸零售等行业上市公司员工则明显下降。而从百度高考热搜专业来看,制造业相关专业自年热度才有提升,年及之前人文社科类多为高考热搜专业,指向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就业市场需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性不匹配问题。且从猎聘公布的年应届生招聘的职位发布与投递数据来看,IT、医疗健康、电子、金融等行业应届生投递占比明显高于职位发布占比,科研技术、交通物流、生活服务等行业则存在一定需求缺口。

三问:年,稳就业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民营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年仍需政策呵护支持。11月,BCI企业经营和招工前瞻指数小幅回落,指向当前企业经营状况承压,招工需求修复缓慢。从吸纳近9成的民营企业来看,11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边际改善至1.6%;小微企业经营调查亦显示,其三季度营收及雇员规模指数有所回落,均指向民营经济修复发展仍需政策呵护支持,才能进一步带动民营经济就业需求回暖。

供给端看,农民工就业问题或是稳就业的重点之一。年以来,我国农民人数持续增长,年,农民工人数已达2.95亿人,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建筑业及批发零售业。同时,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提升,年平均年龄达42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近三成。年以来,农民工本地就业比例加速提升,年约63%农民工选择本地就业,且本地就业农民工年龄较大、平均为46.8岁,高于外地就业农民工平均年龄的37.4岁,或是年本地户籍就业修复慢于外地户籍的原因之一。年,农民工人数或进一步增长,为大龄、倾向本地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等或是稳就业的重要一环。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亦是关键。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万人,而新增城镇就业目标为万人,或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减。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近年,高校毕业生更倾向选择非一线城市、国有企业就业。年国有企业城镇就业人数占比约12%,指向国有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或相对有限。在此情况下,“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比持续提升;根据智联招聘数据,年近两成高校毕业生选择进修备考、支教、游学、创业考察等形式的“慢就业”。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万人,如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支持、缓解结构性失业、“慢就业”等或是稳就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补充,新型灵活就业或是年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新型灵活就业发展迅速,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型灵活就业从业人员人数快速攀升、年达万人。年10月,各地网约车驾驶员人数累计达万人,较年10月的万人增长超一倍。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新型灵活就业的学历、经验要求低于传统就业、为低学历和工作经验较少的求职者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但相比传统就业的近六成社保覆盖率,新型灵活就业的保障体系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年经济恢复“曲折式前进”下,稳就业压力显现。年前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完成全年新增万人目标的98%、处于过往同期较低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回落,结构分化;前三季度31城市失业率高于全国;上半年16-24岁人口失业率与25-59岁人口失业率明显背离;外来户籍和本科以下学历就业修复较快。

(2)稳就业承压或缘于企业招工需求修复缓慢、供给明显增多、结构性不匹配等。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年,年就业供给明显增多。截至9月底,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近1.9亿人,较过去五年同期增加超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年增长至超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则维持在万左右水平,或意味着近年更多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寻找就业岗位。同时,随着经济转型加快,就业市场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也逐渐凸显。

(3)民营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年仍需政策呵护支持。供给端,年农民工人数或进一步增长,稳定农民工就业、为大龄、倾向本地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或是稳就业的重要一环;而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创新高下,如何为其提供有效的就业创业支持、缓解结构性失业和“慢就业”或是稳就业面临的挑战之一。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补充,新型灵活就业可能是年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之一。

风险提示

1.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形势变化对出口拖累加大、地产超预期走弱等。

2.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债务压制、项目质量等拖累政策落地,资金滞留金融体系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