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大学生毕业还有不到4个月时间,根本不需要专业机构的预测,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仍然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今年大学生毕业的人数高达达到了万人,这个数据直接秒杀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总人口!
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较去年又增加了82万,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报道,我国的就业结构矛盾仍然突出,高技能人才短缺,低技能人才求职难,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现象并存。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简单来说,就是绝大部分大学生不是企业真正想要的人才!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尴尬局面?当然,这里面影响因素太多了,国际形势与大环境,未来经济衰退趋势等,造成很多行业受冲击,供给岗位受到波动性影响或减少,这些是不可抗力因素!除了这些因素在,现在的高校教育,应该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了!这里简单粗暴的讨论下大学教育对就业的影响,以下是个人片面性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有错误请留言指正。
一方面,大学设立的专业有很大滞后性,严重与社会脱节世界变化太快,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相对稳定,跟不上变化是自然现象,教育系统内体质稳定性,让教师队伍你宁愿固守自己所在的老本行,毕竟学习新鲜事物在消化吸收并转化成有用的教学知识太难太辛苦了。没有鞭子驱使,谁会去拉新磨呢?
另一方面,即使是符合社会就业需求的专业,也因教学问题受影响很多人表示,大学教育闲扯淡知识太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又给得太少,我明明报的是挖掘机专业,非让上葡萄酒文化品鉴;我报的是新东方厨师专业,你非要安排国际形势与政策;我就是想学计算机编程,你非安排世界名曲赏析。专业课本身能学习的内容就不多,每周就那么几节专业课,大部分时间都是马哲、英语、社会实践课,更扯淡的是还有什么就业创业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学了一大堆感觉什么都懂了,一到毕业了,啥技能都没有,天天熬夜考的证书,结果几乎没有能给自己加分的。
说到底,供需差异太大,现在学校培育的大都是想到办公室坐着当白领的。而实际上,我们不论是初级岗位,到高精尖岗位,缺少的最多的是蓝领技术人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可能面临万人的缺口,电力装备领域的缺口也将接近万,另外再装备制造业、高精尖生产研发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领域,同样是人才难求。可以说是天量岗位需求,又因为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这种结构性就业难题还是很难解决。
有网友曾比喻,大学生好比骆驼祥子,玩命拉了4年洋车,好不容易攒够了买车的钱,结果大街上到处是电瓶车、小轿车了。一个人努力的方向错了就是越努力越悲催。
要解决这问题,不能只局限于高校的自主管理与调整,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还是要发挥作用,同时,允许真正懂人才市场供需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高校招生、企业招工的动态过程,并为双方的招生、招工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