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华中师范大学哲学701801考研经验

04:35

24华中师范大学哲学专业备考指导(研谌考研)

我是江舍学长,来自广西,本科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届考研一志愿报考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并且上岸,是“三跨”考生,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考研初试分数+,西哲史+,马哲原理+。

一、选择考研原因

对哲学的兴趣:以前就对哲学深感兴趣,高考时运不济,本科只能先选择政治学作为跳板,所以很早就决定了考研哲学的心愿。若以哲学作为就业的方向和契机,本身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此我报考哲学专业,更多的是热爱和充实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看清世界的本真和人的本质。

对学术的追求:此外,我对科研学术也有所热爱。本科期间主持了几次大学生调研项目,也有一些成果,所以比较偏向于学术科研。当然,报考哲学自当是重新归零、新的开始,从前的一些经历也只能作为新方法论的借鉴和参考,仅此而已了。

二、学校和专业的大概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历史自不用我多说,大家也清楚。需要略加以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的考研相关情况。马院哲学系目前以大类招生,学生报考时不再细分二级学科,而是以哲学大类报考,不区分研究方向。

目前学院哲学系下细分的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因是大类招生,细分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硕士阶段的研究重点,毕业授予的学位证上仍然是写哲学大类,不会写录取后选择导师所定的研究方向。师资情况如下:

三、本专业的就业方向

哲学专业的就业面窄是长期以来的共识,也是本专业的社会面现况。哲学硕士是学术性硕士,主要的就业面还是集中于考公考编、文化教育。

考公考编自不用多说,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和党校编制考试都有一部分岗位要求哲学专业,但这个方向尤其是考公,难度系数较大,竞争过于激烈,往往僧多粥少。党校也是哲学硕士不错的去处,哲学硕士考党校编制主要是在市一级,每年都会有部分市级党校招聘讲师,部分地区的要求就是哲学硕士。

而文化教育一面,主要是去高中当思想政治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当教师本身就具备优势。毕业季,许多市级县级的优质中学都会来招聘,哲学硕士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的硕士,就比较适合于思政老师的岗位。而更高阶的文化教育职位,就需要继续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去高等院校当哲学专任教师,或者进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或者考取省市一级的党校编制。

最后是一些比较细碎的方面,诸如企事业行政岗、党工团干事等党务行政类的职位,多积累相关的行政实习经历,应聘时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四、初试整体的复习规划与建议

3月到6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择校和通读参考书目。我因是以政治学作为考研的跳板,所以年12月份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的哲学硕士。3月至6月间,陆陆续续看完了两本参考书目,对考试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和了解。这一阶段同时开始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建议5月份前确定报考的院校及专业,除非是全国联考的科目,不然院校和专业不确定,相关的参考书目也不确定,基础准备阶段也无从下手。

9月到10月

7月至9月间,我进行了两个月的专业实习,耽误了一些时间。实习期间主要以英语词汇记忆、拓展哲学相关课程为主,利用下班之后的闲暇时间,在B站、大学慕课等平台学习北大、人大、复旦等名校名师的哲学公开课,同时也听一些名师的讲座。实习结束后的9月至10月,除了继续拓展和深入理解哲学专业知识以外,还同时开始思想政治科目的学习。用两个月的时间把思政内容过一遍,了解政治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同时还开始接触英语一真题,自年真题起做,体验考研英语真题的难度。除不可抗拒因素以外,建议考研备考不要中断,如果不得已不能全身心投入备考,也要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此阶段是巩固、拓展和深化基础知识理解的阶段,建议超出参考书目多方面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

11月到12月

最后两个月是冲刺阶段。11月,开始接触政治真题和哲学专业课真题,查漏补缺。开始专项练习英语作文写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开头、过渡以及结尾模板例句。停止在线上学习哲学相关课程,每日划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通读哲学专业课的笔记,持续至考前一天。最后两个月,建议全面接触真题,提前到10月份也不错。但不建议过早接触真题,因为接触太早,即使形成了一定的真题思维,但等到12月份考前时,思维的活力已不似以前那么活跃。

五、专业课复习建议

年10月18日,华师马院发布“年硕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及复试考试科目及书目”公告,在以前两本参考书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本参考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参考书。初试参考书目如下:

专业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专业课二: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

参考书:《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课复习建议:1.始终以参考书目的哲学史为准。学术界对同一问题存在分歧是普遍现象,但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是学术研讨,更不是个人哲学性思想的阐发,而是围绕哲学史的客观事实进行解题。不同的哲学史著作也会存在分歧,存在分歧时要以参考书目的论述为准。

2.超越参考书目的范围。虽说要以参考书目为答题标准,但不意味着把参考书目背好了就行,要拓展视野和内容,基本了解目前学科领域的动态和共识。如此,答题时才能既围绕原则性的参考书目,又超越既定文本有所灼见。

3.真题和模考不可不做。历年真题是必须要看的,每年出的题目都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的地方就是考试的重点和哲学史的核心。要了解真题,把握出题的规律和技巧。而模考是为了检验自己对考试时间的把握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会分配时间,掌握答题技巧。

4.了解本院系导师的研究内容。自命题的题目由学院老师拟定,拟定的内容及思路必定在其所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中有所体现。了解导师已有研究成果,把握导师的出题方式和研究旨趣,百益无害。

六、备考中容易走的误区

1.单纯记忆知识点,忽略哲学史脉络。研究生考试是有标准的,不是学界研讨,所以要熟悉哲学史的脉络,即用思想史的方式来备考。单纯的知识点只是思想脉络的构成要素和单元,如不了解哲学家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哲学思想演进的历史方向,知识点就是零散的、孤立的,对它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2.代入个人常识思维。一些哲学家的思想比较独特,不能从庸俗的角度去理解,要知道能够被正面载入史册的人物,智商都不低。比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感知和被感知,从常识理解就是我不感觉到它,它就不存在,所以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不能做如是想,你不感受它,还有别人在感受,即使全人类都不感受到它,那还有至高无上的上帝在感受,由此确保了存在的确定性。

七、一点鼓励和心得

考研的路难走,对此我也深有体会。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建设在一座小山之上,每次上课的时候,就犹如攀登一般不断向上,嗅着桂花的清香,直至山顶才能稍微停下喘口气,然后继续进入教室学习。我想这就是考研成功后的滋味和感觉,在面对淋漓的风雨和陡峭的山巅之后,内心便不再感觉到孤独。校园的桂花香,滋润路过的每一位学子的心田。愿你们在考完落笔的那一刻,都能收获到自身追寻的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哲学考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