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东莞,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小伙子,他的职业听起来有些不同,他选择帮助视障人士更好地感知、触摸这个世界。
他有适应75倍语速的“顺风耳”手指滑动、软件读屏、双击选择,语音最快可达正常速度的倍,习惯听75倍语速的蔡勇斌说,他常年练就出的一双“顺风耳”让听的效率赶上“一目十行”。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蔡勇斌:其实我们视障者使用电脑或者使用手机,都是通过一个屏幕阅读器软件。开启这个软件之后,它能够实时地去朗读屏幕上的内容,我们用手机的时候,手指摸到什么位置,它就会把摸到的当前位置的内容,语音朗读出来,语速非常快,其实能和明眼人一样,看多了可能可以一目十行。
今年34岁的蔡勇斌儿时不慎将石灰打翻倒在了头上,尽管医院求医、做手术,但由于石灰腐蚀烧坏了眼角膜,还是没能让他重见光明。蔡勇斌曾一度消沉,15岁时,他进入到一所特殊学校学习,当听到老师和身边的同学说,盲人也可以用电脑上网学习、浏览新闻的时候,希望的微光在蔡勇斌心中升起。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蔡勇斌:知道这个信息之后我非常激动,迫不及待打开电脑。网站信息都是图片、按钮,这样让人没法理解的一些信息,当时我就打电话给他们的客服去反馈,告诉他们有这样一大拨眼睛看不见的用户也在使用你们的产品,但是总是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反馈。
没有反馈就自己解决,没有打败自己的都会让自己更强大。年轻又倔强的蔡勇斌决定自学编程,但学习编程的难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由于眼睛看不见,他常常要把买来的教程撕下,并扫描成电子文档,让电脑读屏软件一字一字地读出来。
凭着不服输的性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几年时间,蔡勇斌愣是背下了10多万行代码,积累了写代码的基本功。年,他自主研发“PC秘书”盲人上网辅助软件,让视障者可以在电脑上快速搜索新闻,查询天气等,后来又陆续研发了百余款视障者专用软件工具。年,蔡勇斌成了全国首批信息无障碍工程师,开始给各种应用开“处方”,进行无障碍优化。年,他创立了专为残疾人提供信息无障碍技术支持的公司,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容易,蔡勇斌很快又遇到了新的困难。
希望更多残疾朋友共享科技的便利本想朝着更宽广的领域进发,没想到启动资金就成了很大的难题,但早已习惯与困难共舞的蔡勇斌没有放弃。为了尽快筹措资金,蔡勇斌一边找亲朋好友借钱,一边去寻找投资人,一遍遍地阐述自己的创业理念。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蔡勇斌:去见客户,去谈业务的时候,其实说实话,客户其实不是那么信任你的,因为他觉得你眼睛看不见,我怎么相信,把业务交给你之后,你能给我做好?前两年我们参加了广东省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的组别,很不容易拿到了金奖,给我们团队很大的鼓舞。
靠着获得金奖拿到的20万元奖金和投资人投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蔡勇斌的自主创业之路正式拉开帷幕,他的身边也逐渐凝聚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IT工程师李连才:之前我一直在做推拿,然后是无意间做视障者用的软件,既是兴趣也是觉得有意义,有价值。
IT工程师戴伟强:比如说我们在测试过程当中发现了缺陷,经过我们的改造,修复了这些问题,我觉得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IT工程师李鸿利:只要有平等的机会,就会有超越的可能。这是我们团队共同的愿景,我们希望在这里实现它。
从“看”手机变成“听”手机,耳朵成为我国万视障者的眼睛,手机成了连通他们与世界的渠道。蔡勇斌说自己就是这条“信息无障碍盲道”上的清障人,现在自己依然享受戴着耳麦,仔细听取每一个字符声,感受键盘敲击声背后的创作乐趣。
在休息时间,热爱音乐的蔡勇斌都会到公园游玩,弹弹吉他,他也感受到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友善,眼下,他正在研发更多科技赋能的软件,并协助相关单位完善信息无障碍方面的政策法规,让更多残疾用户共享科技的便利。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蔡勇斌:我觉得健全人可以用近视眼镜帮助你阅读,我就能使用“屏幕阅读器”来听读,你能使用语音控制驾驶导航,我就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实现无人驾驶,我觉得未来一切人体所丧失的技能都可以用科技的能量补缺,未来不再有“残疾”或“健全”之分。我们只是使用不同的辅助工具,但我们获取的信息都是一致的,人人都可以被“科技赋能”,人人都有自己的左膀右臂。所谓的残疾只是身体上的不足,但我们有了同样的起跑线,我们就有可能领跑,就有可能成为先行者的一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艾伯宁审核:张雪飞、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