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代丽丽通讯员杨奇岩1月15至17日,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首期空气源热泵维修班,培训现场还举行了企业与学员的“双选会”,既帮助企业破解“用工荒”难题,也帮助学员们从零开始掌握新技能,实现顺利就业。一场培训:人从“零经验”入门在培训教室内,大屏幕上显示着空气源热泵的构造图,一新一旧两台机器“静躺”在地面上。现场学员分为甲乙两组,分组与老师进行互动,实地接触两台机器,直观地感受机器的构造、新旧机器的区别以及故障机器维修的重点。培训班主要面向失业人员、在职劳动力等重点人群,来自18个乡镇(街道)的共名学员报名,计划开展三期培训,首期培训人。康庄镇榆林堡村学员付进,是延庆区农村清洁取暖“煤改电”项目的受益人,家里使用的取暖设备马上就要过了质保期,可能会面临维修的情况。原本就有一些维修经验的付进,想借着这次培训的机会,多了解一些家中的新能源设备,为之后的维修或者换新积累一些知识。几天的课程下来,让付进感觉到“值”,“没想到理论课就已经讲得挺通俗易懂了,现场还提供了两台机器,特别直观地看到那些零件的位置,我觉得我学得挺明白的。”延庆区农村清洁取暖“煤改电”项目,涉及15个乡镇6万用户,共计10万台空气源热泵设备。而这批设备将于未来1-5年陆续超过质保期,后续的检查、维修、更换也成为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区内相关售后服务从业人员数量少,供需矛盾不可忽略,部分人群想从事相关行业却又面临技能不足的难题。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15个乡镇,摸排全区农村空气源热泵行业岗位需求和技能培训需求,同时对接38家厂商,寻找可供教学现场拆卸组装的空气源热泵设备,筛选培训师资,及时举办了本场“带岗”技能培训。一次招聘:43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经过几天的培训,在场的学员都对空气源热泵有了基本了解,空气源热泵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好,在座学员有就业意愿的可以直接向我们提问……”随着讲课内容的终结,培训进入了“招聘”环节。学员们纷纷围绕在企业前,询问薪资待遇和用工条件。学员李树海来自沈家营镇临河村,今年42岁,目前从事铲车驾驶员工作,冬天比较空闲,基本没有收入。他想通过培训多掌握一门技能,为之后就业做足准备。令他没想到的是,培训后他就签约成功了。李树海高兴地说:“今天我与火龙升腾新能源公司签约了,找到了就业的新方向。这几天的培训老师讲的知识很专业,操作性,实践性很强,同时打开了我的思路,开阔了我的眼界,我对空气源热泵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以后工作打下基础。”围绕群众需求,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走访长虹、海尔、日立等12家空调供应商,邀请12个品牌代理公司来到培训现场,提供岗位个,43人现场与企业签约达成就业意向,人均月收入元左右。一个目标:人在本领域实现就业增收空气源热泵维修行业技能培训是年“鹊桥”计划之“直通车”就业专项行动的首场技能培训,该行业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需求量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今年年底前,将促使名延庆区城乡劳动力在本行业领域实现就业增收。据介绍,年,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鹊桥”计划之“金钥匙”就业专项行动,面向重点就业人群,围绕无人机驾驶员、户外运动指导员等14个职业工种开展培训,全年培训期人次,完成年度1.3万人次培训任务的.88%,培训后就业人。今年,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持续开展“鹊桥”计划之“直通车”就业专项行动,聚焦培训服务就业,摸清劳动力培训需求和企业岗位需求,本着“干什么、培什么,缺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对不同的劳动力开展分层分类的精准化靶向培训,持续打造10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全区重点培训地图,紧密结合后冬奥世园特色产业、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小镇、井庄旅游等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双需”建立10个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年力争培训1.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