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校两名学生
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录取
自信自律,积极进取
勤学善思,多才多艺
他们是 的广金学子
林芷伊、王振宇
本期
我们将为你讲述
他们的“研”途之路
◆◆◆◆
Part.1
◆◆◆◆
级国际教育学院金融学(2+2)专业林芷伊广东金融学院金融学
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UWA)
量化金融与经济学专业(QuantitativeFinanceandEconometrics)
哥伦比亚大学
精算(ActuarialScience)专业研究生
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获“ 三好学生”“ 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兴趣和自律让我更坚定
林芷伊说,学校两年对标国外教育的培养,如国教院举办的课堂讲座、英文大赛等无不让她受益匪浅,不仅兼顾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帮助她提前适应国外的课堂氛围。大三进入西阿拉巴马大学后,基于兴趣,林芷伊选择了偏数理方向的量化金融与经济学专业并辅修了数学专业。遇到没有完全弄明白的知识,及时地请教教授,每次小测过后和老师进行officehour复盘错题,在教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专业学习,更是取得各门专业课全A、数学辅修绩点4.0的好成绩,扎实的数理量化背景也成为了她在申请研究生的加分项。
在兴趣的导向下,除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林芷伊把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投入到币图书馆和南苑自习室。升大三那年,疫情形势严峻,许多同学选择放弃出国计划,一度动摇她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心,但学习态度始终热情不减,在父母和师长的鼓励下,最终还是选择坚定初心。她和一起备考的朋友在国内上网课,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起熬过了那段迷茫彷徨的时期。对自主学习,她有着自己独到的心得。“目标明确是保持长期学习动力的良药,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权衡主次,将行动落到实处(比如我想有高的绩点,那么我就必须把每个知识点学透,那么落实到今天的计划我就必须阅读材料,预习复习课本),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努力,终有一天会达到。”为了在研究生申请中保持较强竞争力,林芷伊把专业课学习摆在首位,除课本之外,她还会阅读专业相关的著作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业之余,积极参加金融、精算行业考试,于年5月通过北美精算师(SOA)考试Exam-P,年11月通过FRM一级(GARP),目前正在备考FRM二级(GARP)和北美精算师(Exam-FM)。
名校永远不是努力的终点
在西阿拉巴马大学的学习中,林芷伊选修了数学利率理论(MathematicalInterestTheory)、数理统计(MathematicalStatistics)、精算数学(ActuarialMathematic)等课程,选修课程让她对精算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课程帮助她熟练掌握了年金、贷款、利率互换、一般现金流和概率论等学科,并在年5月通过了 门精算考试,进而决定研究生阶段继续攻读精算(ActuarialScience)。当时她同时获得了包括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州香槟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等几所高校的精算硕士项目offer,综合考虑专业喜好、学校地理位置和课程设置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哥大的精算项目。她建议师弟师妹们结合自身具体的职业规划,综合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项目专业实力、项目就业机会等方面做选择。林芷伊坦言,自己本科入学时起点并不算高。看着学校的宣传册上 的学长学姐,她曾暗下决心,希望在四年之后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考取名校证明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股力量也给了她与 的前辈并肩的信心,时刻提醒她见贤思齐,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在点点滴滴的学习生活中,向上的心态是面对压力的良药。圆梦哥大后,名校的意义也在她心中逐渐清晰:名校并不是自己追求的终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奋斗的目标所在。她将重新调整心态再前行,也更有勇气迎难而上。“我们更应该感恩遇到的良师益友,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用快乐的心态学习,以名校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贡献。”
斜杠青春,从未设限
专注学习的同时,林芷伊也积极投身于课外实践。在大一暑假,她便在券商私募部实习,锻炼了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对金融市场信息的敏锐度;大二参加了校内“互联网+”策划书比赛,并和小组成员以“忙里闲”中医文化项目获得铜奖,进入省赛;大二寒假还参加了“21世纪”英语辩论比赛,顺利进入决赛,获得二等奖;林芷伊是在大三暑假进入保险公司实习时 次接触到精算师这个职业的,她认为“精算师的社会责任是保护个人和他们的家庭不受意外事故的影响”,并对这个职业产生了强烈兴趣;大四时,她和小组队员代表学校美国西阿拉巴马参赛年CFAInstituteChallenge,通过构建收入模型,分析成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和风险,并使用10-K和10-Q的历史财务和业绩数据,对指定的公司进行估值分析。宝贵的学习经验使得她有机会运用自己的分析和研究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商业问题。除了潜心钻研和实践,林芷伊还是个积极探索生活多面的“斜杠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她喜欢弹钢琴,练练自己喜欢的曲子是一种自娱自乐;喜欢运动,坚持每天晨跑、喜欢游泳、擅长羽毛球,曾获深圳市羽毛球比赛甲组单打第五名,双打第3名,福田区羽毛球比赛连续三年单打双打 的名次,体育竞技使她保持争取“更高、更快、更强”的状态;林芷伊还将学习习惯带到生活中,坚持阅读书籍,慢慢点亮技能树,年底开始学习芭蕾舞、拉丁舞和书法等。对此,林芷伊表示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平衡好学习和工作、课内与课外。“每天列好规划表,告诉自己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学习、工作的任务分别有哪些,根据轻重缓急将需要处理的事情排序分类,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才能做到专斜互促而两不误。”图|林芷伊参加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合照(第二排左二)种子怒放在秋收时节
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既意味着四年的耕耘喜迎一场秋收,也意味着自己将开启下一段追寻目标的旅程,林芷伊对此充满期待。“对于哥大的学习方向,我想进一步探索编程语言,如Python和Julia,以构建精算模型,并在预测分析中应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算师则是我毕业后的理想职业。我会利用我的量化技能来评估风险,并将企业和客户的风险成本降至 ;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将通过保护个人和家庭不受突发事件的影响,以及解决社会安全和医疗等公共利益,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想帮助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做出更好的决定和预测,以帮助更多的家庭和组织感到安全。”像一颗种子感恩所有浇灌和滋润那般,林芷伊始终难忘朋友和师长的鼓励和帮助,“充实而紧张的学习生活里,是他们给予我达成目标的信心”。回望大学四年,在梦想成真的这一刻,她也想勉励师弟师妹们,“如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马上爬起来,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没有人可以定义你是谁,命运掌握在你手上,不要拖延,马上行动、持之以恒,你也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种下一棵树 的时间,就是现在。”◆◆◆◆
Part.2
◆◆◆◆
级国际教育学院金融学(2+2)专业王振宇广东金融学院金融学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UWA)
量化金融与经济学专业(QuantitativeFinanceandEconometrics)
哥伦比亚大学
应用分析(AppliedAnalytics)专业研究生
综合考虑,明确留学目标在面对大三下学期时就要开始准备的研究生申请、课程压力以及备考GRE和托福等多方学习压力时,王振宇并不焦虑而是充分利用好大三暑假来提前规划。他说:“面对各方压力必须要有自己的targetschool,我的targetschool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王振宇综合考虑现实条件与未来规划等各种因素,选择了哥大。他认为纽约曼哈顿优越的地不仅能够为他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而且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目标职业到目标专业倒推是王振宇选择专业的方式。先结合兴趣选择职业再从职业需求判定自己学习的专业和需要具备的能力,这让他从学习的开始就具有针对性,目标清晰。他在学习对比中发现自己对量化金融这种更偏向结合数据实际操作的专业更感兴趣,哥大的应用分析专业更贴合自己未来求职目标。
之所以选择大三下这个时间点来攻读硕士学位是因为他还想更近一步的探索数据分析领域,想在未来职业中成为一名 数据科学家。加上趁着本科期间良好的金融与数学基础还有实习及工作经历,正是选择深造的好时机。
在获取留学信息这方面,王振宇建议大家可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