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突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升级就业政策,全力做好稳就业扩就业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保持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完成指标1.4万人年度指标.8%;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率排名全省第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低于省控指标1.4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02%,排名全省第二。两项主要指标,均创我市近年来最好水平。
坚持就业优先
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我儿子之前在沈阳上班,受疫情影响在家呆了好几个月,这回通过百城就业联盟,用手机就找到心仪的工作了。”绥中县大王庙镇山嘴子村村民刘素平高兴又新奇地说。年,我市在巩固扩大年2月底发起建立的全国百城就业联盟基础上,建立联盟城市定期交换人力资源信息机制。依托百城就业联盟手机APP,不断深化与山东、江苏等用工大省合作,去年累计入驻家企业,累计提供了岗位需求个。平台里入驻本市企业家,提供岗位个;其他城市企业家,提供岗位个。年我市创新推出抖音直播带岗平台,推出“直播带岗”这种更具有互动性、参与感的招聘方式,助力求职者更好更快实现就业。目前已直播期,参与互动观众6.3万人次,粉丝2.6万人,发布短视频个,浏览量达.1万人次。这项创新举措,受到广大求职者普遍欢迎,得到有关领导和省人社厅等部门好评,被学习强国、《辽宁日报》宣传报道,被省政府评为优秀制度创新案例,入选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创新事件候选案例。
我市持续巩固助企纾困帮扶平台,在全市开展“千名人社干部联系千企”活动,组织人社干部深入家企业,面对面摸情况,点对点送政策,手拉手解难题,高质量落实稳岗返还、失业保险扩围、失业保险降费率等政策,切实帮助企业稳岗减负。筑稳做实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聚焦就业结构性矛盾,把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作为突破口,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人岗对接成功率,目前已培训各类劳动者5.18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47万元。
优化服务模式
助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我是在人社部门组织下,坐专车,统一乘飞机来到南京工作的,我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吃住都很满意。”建昌小伙儿李昊样开心地告诉记者。年,我市坚持开展“四个专项行动”优化就业服务模式,李昊样就是返乡农民工返岗服务专项行动的受益者之一。我市针对年春节期间疫情零散发生的实际情况,建立1.82万名返乡农民工数据库和帮扶台账,“点对点”帮助名农民工乘专车到沈阳、大连、潍坊等地就业,为自行外出的近名农民工提供就业咨询、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开发扶贫公益岗个,安置边缘易致贫、脱贫人口防止出现返贫。
在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帮扶行动中,我市加大“双百条”措施等政策落实力度,拓展各类单位就业渠道,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支持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个体经营和新经济新业态灵活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建档立卡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清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按照有序原则给予公益性岗位安置。在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项行动中,持续加大对去产能、厂办集体企业改革、国企破产改制下岗失业人员的重点帮扶力度,综合运用政策推送、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岗位匹配、兜底安置等措施,帮助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名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我市还组织开展了退役军人帮扶就业创业专项行动,人社部门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退役军人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掌握每名退役军人就业需求,精准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落实创业场地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为复转军人提供“一条龙”式就业创业服务。年,全市召开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0场,提供岗位,为名退役军人及家属提供服务。
激发创新活力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在“葫芦岛就业服务” 我市人社部门主动将就业服务融入营商环境建设,全面对标先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服务企业、个人,采取多项切实举措,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他们将党组织建在窗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精简办事手续和流程,一张身份证或社保卡即可办理,全部就业事项在一窗办理,建立代帮办制度,设立引导员对老弱病残等人员实行代帮办,对高频事项(失业登记、失业金申领等)实施网上办,安排十个人轮流在大厅指导群众使用政务外网,提高网办率……群众%的满意率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褒奖。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市将继续狠抓就业工作落实,巩固“四个平台”,深化“四个专项行动”,推进百城联盟+培训+创业+指导提档升级,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管家制度,加大新业态就业帮扶力度,实施易致贫人口一对一就业帮扶工程,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坚决稳住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来源:葫芦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