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南州年跨省异地试点培训班第三期(轴承工匠·叉车操作工)正式开班。半年前,就有6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参加了黔南州首期跨省异地技能培训班后拿到结业证,并顺利通过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三期培训班选在了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慈溪市职业高级中学实训基地开展。开班仪式现场。为何要如此“遥远搭台”,跨越两省去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的老乡在哪里务工,我们就要把就业服务送到哪里,让老乡在异乡也能稳定就业、稳定增收,这是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探索‘跨省异地’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的初衷。”“群众需求在哪里,就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五年前,“00后”新生代农民工杨盛品初中毕业后,和独山老乡带着梦想来到浙江打工,辗转宁波、慈溪多地,在车床厂干普工,跟着装修队当学徒,就想多学点技术能够赚到钱。他坦言:“出门在外,如果没有过硬的技能,找不到好工作,想挣钱并不容易。”杨盛品的经历,只是众多外出务工人员的一个缩影。“独山县有17.8万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有10万劳动力常年稳定在省外务工,在浙江慈溪务工的就有1.7万余人。”独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邦文说,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是县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开班仪式现场。如何让外出务工人员出去以后,有活干、干得了、留得下?技能支撑是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去年以来,州县两级人社部门把技能培训摆在重要位置,以职业技能培训“百千万”示范项目为牵引,谋划开展了符合主导产业急需,惠及多群体、涵盖多种类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然而,受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政策的影响,很多就业培训主要选择在黔南州本地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苦于地域政策局限,无法参加务工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培训。再者,由于长年在外务工,如果仅仅为了参加培训请假返乡,从时间和经济成本上来说都不现实,如参加春节期间举办的技能培训,时间又不宽裕。锚定“群众需求在哪里,就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一目标,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谋划,超前服务,精准发力,以独山县为试点,将培训服务端口前移,积极发挥劳务协作站作用,在独山籍外出务工人员相对聚集的慈溪市先行先试,探索实施“跨省异地”技能培训,开启了贵州“跨省异地”技能培训的先河。“我们希望通过发挥驻外劳务协作站的作用,打造靠前服务外出务工人员的‘桥头堡’,为稳定就业探索出一条可行有效路径。”黔南州就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的老乡在异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从贵州独山到浙江慈溪,跨越山海公里,要推进“跨省异地”技能培训班落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去年,根据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安排,我们成立调研组三次前往在慈溪市独山籍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居民区走访,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困惑和技能需求,也了解到开展‘跨省异地’培训的一些堵点和困难。”刘邦文说。轴承、叉车培训现场。浙江省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政策与贵州省有所不同,比如,慈溪市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以激发企业主体作用,与各类技工(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人社部门主要负责按规定给予补贴;黔南州的职业技能培训则主要由人社部门主导,向市场购买服务,主要采取“政企”“政校”结合模式。为此,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与务工地人社部门共商创造条件、打破培训政策壁垒,并签订东西部劳务协作合作协议,为跨省开班奠定基础。独山籍在慈溪的务工人员多数在小作坊从事五金加工、轴承生产、纺织等工作,人员分散、流动性大,如何把1.7万“游兵散将”组织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加技能培训?“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筹下,我们通过整合独山驻慈溪劳务协作站、独山县农商行、独山县富民村镇银行在慈溪的前端资源,在开展大量实地走访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就业信息台账、就业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