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nb.ifeng.com/a/20180612/6649870_0.shtml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毕业生派遣工作比往年延后。所以,小伙伴们在毕业离校时带走了美好回忆、毕业证、学位证却没能带走报到证。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工作要求,锁定就业方案后才能进行毕业派遣并签发报到证,而锁定就业方案前需要全体毕业生进行“就业方案确认”。今天,刘老师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跟小伙伴们聊聊“就业方案确认”前大家需要知道的政策和技巧吧。为什么学校还没组织“就业方案确认”?目前咱嵙大还没有到锁定就业方案的时间,很多毕业生的就业、升学等状态还在调整变化中。在锁定就业方案的时间确定后,学校就会组织所有毕业生进行“就业方案确认”的。现在还处在锁定就业方案前的窗口期,签约就业、升学、出国等手续还不齐全的小伙伴请利用最后的宝贵时间尽快办理吧。可不可以自己先进行“就业方案确认”?如果自己的就业状态不再变化,也对毕业生派遣和档案转寄相关政策比较了解,在确认就业方案信息无误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前进行确认的,在大家的“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用户下就有这个功能。当然,因为就业方案尚未锁定,一切皆有变化的可能,刘老师倒不太建议大家提前确认。“就业方案确认”要确认哪些内容?“就业方案确认”中包含就业信息、派遣信息和档案转寄信息三个关键信息的确认。就业信息确认针对就业状态信息,派遣信息确认针对报到证签发信息,档案转寄信息确认针对档案转寄地址信息。为了防止“就业方案确认”中出现误解,小伙伴们需要了解一下毕业生派遣规则和档案转寄的有关政策。这里简单列举一下:就业状态分类主要有哪些?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整体可以分为就业、升学和未就业三大类。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升学包括专科升普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不包括博士后入站)、出国(出境)深造;其它情况的为未就业。毕业生派遣的基本规则是什么?1.已就业毕业生中,网签就业协议且符合当地毕业生接收政策、单位可以接收毕业生人事关系的,报到证根据网签协议书的要求派遣至约定的单位;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担任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其他方式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出国学习或工作形式就业的,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未就业的毕业生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所以说,不就业就不发报到证绝对是谣言!)。2.全日制升学、培养方式为单考、因参加西部计划等暂不派遣的毕业生不签发报到证。3.派遣时为不能毕业的不派遣,如在本年度内可以毕业则学校另行向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办理派遣手续并签发报到证。4.派遣时为结业的参加派遣,报到证上学历修改为相应学历的结业,在弹性学制内取得毕业资格的学校另行向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换证。档案转寄的基本规则是什么?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转寄的基本依据。派遣至签约单位的,档案根据就业协议书上的收档地址转寄,协议书上约定不接收档案的转寄回生源地;派遣回生源地的,山东省内转寄至县(市、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相应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山东省外的根据当地政策转寄;全日制升学的根据录取单位提供的收档地址转寄;非全日制升学的一般转寄回生源地,如果录取单位要求调档的可另行转寄。“就业方案确认”发现错误怎么办?个人认为,如果大家认为自己的就业方案错误要首先确认自己发现的错误是否是真正的错误,比如有的同学会把“就业方案确认”理解为“就业方案征求意见”,所以会提出个人意愿型的报错,比如想把报到证改到什么什么地方、想把档案地址改到什么什么地方却没有签订相应的就业协议,这样的报错是无效的,可以是说是错误的报错。如果自己发现核对相关政策、规则后还是认为有错,刘老师建议大家按照“先排错后确认”的方法来,这样可以提高确认效率。比如如果发现报到证的抬头或档案地址错误了,先检查自己的协议书是不是录入错误了,通过联系辅导员老师撤销协议书的审核,自己修改协议书后再提交审核,就可以让确认信息实现校正。如果只是单纯的在确认中反馈信息不正确而不进行相应的校正,除了让全校的“就业方案确认”无法通过外对自己起不到其它作用。因为只有所以同学的确认信息都是正确了,全校的就业方案信息才能锁定和上报。校正协议书也无法改正错误怎么办?这种情况不会太多,不过也可能会有。刘老师猜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位同学网签了一家单位,但单位现在改名字了,这种情况学校和学生都是无法改变相应信息的。如果是这样,就需要用人单位联系“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对单位的开户信息进行修改后再进行确认。还有,如果这家单位的收档地址有变化了,那该怎么办?按理说也应该请单位联系“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对单位的开户信息进行修改,不过因为档案转寄前学校还会专门再组织地址的完善和校对,这种情况下请单位给学校开一份地址变更的证明,学校在后续的档案地址完善和校对中在线下进行修改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先确认信息无误,之后在学校的内部数据校正阶段修改信息。这不是做假吗?刘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因为从开始全校的“就业方案确认”到“锁定就业方案”的时间间隔并不长,而且全校毕业生都确认无误后才能锁定和上报就业方案,如果因为一个学校可以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就可以解决的档案地址问题耽误了全体毕业生的工作进度,这样很不合算。当然,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修改单位开户信息最好,而且开户信息修改好了以后再有毕业生签约就不会再出现校对错误的麻烦了。关于这些需要灵活处理的情况需要对就业政策、流程有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建议小伙伴们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先和辅导员老师沟通,听老师给出的建议。因为在“就业方案确认”开始前,刘老师还会组织辅导员老师开展工作内训,对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沟通。上面写的内容太多,如果精简成几句是什么?1.“就业方案确认”所有毕业生都要参加,而且所有确认信息均为无误后才能锁定和报送就业方案。2.“就业方案确认”目的是就业政策框架下校正错误,而不是超越就业政策征求个人意见。3.发现可能的错误后,先确认错误再排除错误,校正后确认无误才是终极目标。4.出现特殊情况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在就业政策框架下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