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生为本,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就业引导为核心,实施“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打好“五张牌”,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同步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打好“顶岗实习”牌
夯实就业基础
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联动,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的情境化育人作用,贯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一是秉持全校就业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完善全员就业工作责任制,推动专业建设与就业工作联动改革,注重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满意度”数据的应用,将就业质量作为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配置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是强化顶岗实习在学生就业中的基础作用。严格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建立“学校统筹、学院推动、全员参与”的实习岗位开发联动机制,落实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安全职责和保障措施等实习全过程的要求,切实提升毕业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是开展校领导班子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把“百企走访”作为“一把手”的常态化工作,“一把手”实地走访调研园区、行业、企业,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要求和能力评价,做好校企供需对接,全面落实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促进企业招聘人岗适配,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打好“空中服务”牌
提升服务水平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互联网+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打造“互联网+”就业创业平台,全面推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迈入“云时代”。
一是完善就业“云平台”,搭起企业和毕业生互选的空中桥梁。目前共有家企业单位入驻学校“云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便于学校向毕业生精准匹配推送就业岗位信息,构建招聘就业全链条式服务,简化就业程序,提高就业成功率。
二是举办就业“云招聘”,确保发挥校园招聘的主渠道作用。在疫情防控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为主的招聘形式,力争做到“天天有招聘”,工作日“每日一推”,周末“汇总加推”,已开展49场各类招聘活动,发布岗位数2.97万余个,招聘需求人数达11.55万。
三是开设就业“云课堂”,组建就业创业指导讲师团。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宣传,线上开展云面试技巧、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就业指导活动。面向届毕业生已推出专题讲座21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职业素养和竞争力,切实强化就业育人成效。
打好“校地联动”牌
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社会热点问题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