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和我所提供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相关。
是这样:近期不知道为啥,有好几个家长反复咨询我同样的两个问题:
你是否提供综合评价咨询辅导服务?
你所提供的服务中,是否包含综合评价?
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不提供单独的综合评价咨询辅导服务;我所提供的服务中,肯定包含综合评价。
看到这里,似乎很像广告软文。但写这篇的初衷真的真的不是为营销。我是想从我的答案中引出该如何准备综合评价。
我的答案代表了这样的观点:综合评价,是高考的一个重要且有机的组成部分;参加综合评价没有那么多额外的技巧或条件。
那么,基于这样的观点,准备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就非常清晰了:要把它纳入高考志愿的整体当中来;根据综评的相关规则,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关事宜。
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关于综合评价的前世今生,可以参考我这篇文章:《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有可能是未来的 》。
千万别被文章的标题误导,在看到“ ”二字后,请同时注意“有可能”以及“未来”两词。
当前综合评价的现状是:高考分数占大头60%、学业水平考试一般为10%。在剩下的部分中,要么面试占大头、要么学校自主组织的学科测试占大头;同时还有极小比例的所谓“综合素质”,比如特长等,这个东东通过你所提供的报名材料、自荐信等予以评定;
上述当中,让大家感到“恐惧”或者认为通过准备能有所“投机”的,是这三个:面试、校测、综合素质。
此外,由于以前没接触过,所以对于报考流程等也会心生畏惧。
如何准备
书接前文,分别说明。
如何准备面试?
很多综评高校采用英文面试,同时面试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非学科类型的问题。所以大家就开始在想:要不要准备口语、要不要去学习应对面试的技巧?
口语肯定是要准备的。对于广东省英语成绩在+的学生而言,口语水平是够的。但口语有这样一种特性:长时间说一开口会磕巴、连续说几天就能很快恢复。所以,这个准备工作应该放在高考结束后、综评开始前的那几天。方法也非常简单:让学生找个口语好的人,每天无主题聊30分钟即可。
为什么非要强调准备工作应该放在高考结束后呢?请别忘了:高考分数是大头;相对正常批次,综评是处于辅助地位的。在高考结束前,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高考学科进行。再换句话讲,你愿意为芝麻丢弃西瓜吗?同时还要指出的是,对于高强度“劳动”的高三学生,请不要随意安插其他需并行处理的事宜,越聚焦、越专注,结果会越好!
要不要去学习应对面试的技巧?没必要。学不了什么、也学不会、还可能弄巧成拙。这个面试其实和就业面试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一个有经验的面试官,如同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一样---“别搞小动作,我看得见”。此外,对于开放性问题,往往考察的是思维方式,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对错。而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是长期以来慢慢形成的,不大可能通过短暂的训练有所改变。
当然,必要的心理建设是要做的。简单讲就是:不卑不亢、放松、做自己、注意逻辑的完整性而非新特怪。
如何准备校测?
这里的校测一般是学科相关的。比如:高校自行命题的作文、数理化外等。
要准备吗?不需要。
首先,同前文的理由、再重复一遍:在高考结束前,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高考学科进行;对于高强度“劳动”的高三学生,越聚焦、越专注,结果会越好!
其次,我们区分作文、数理化外来看这个问题。
对于作文,与面试的开放性问题一样,旨在考察思维。相对而言,较之高考作文的“八股”味要淡的多的多。既然如此,“刷”的有效性极低;
而对于数理化外,一般难度较高,这一块准备倒是有作用。但问题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绝非简单准备)才能收到成效---可参照竞赛班的那些学生的投入,甚至较之竞赛生的难度更大,因为不同学校的思路和范围都是有差别的。
你没有大量时间,但好在你的竞争者也没有大量时间。所以,随它去吧....
不过,有一件事可以准备:在高考结束后,按照各个学校的安排,参加下模拟演练,以便对题目构成等能有个认识。
同样,要做必要的心理建设。除了前文已说的,对于数理化校测要增加一条:题目难、不会做是常态。能做的尽量做、不会做得尽量猜、尽量不留空。
如何准备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主要有:个人基本信息材料、高中成绩材料、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材料、高中阶段获奖材料,以及自荐信。一个一个说。
个人基本信息材料这个没啥说的。
高中成绩一般覆盖高中每个学期的期末成绩、高三的一模和二模成绩,且成绩单需要高中学校盖章。各个高校的综评规定大同小异、大致如此。高中学校对提供综评所需的成绩单这个事情是驾轻就熟的,到时问班主任要即可。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材料是通过考试院的小程序下载,没啥难的。
高中阶段获奖材料这个需要说道说道。首先,这个东西会影响到所谓“综合素质”项的得分。但是,“综合素质”项在所有综评高校中要么独立出现、但占比极低,要么是整合在面试得分中、绝非核心评分要素;其次,高校对于哪些奖项有价值、哪些奖项如同废纸是心知肚明的,只有那些非常有价值的奖项会直接影响上述的分数。
综合上述两点,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假设有有价值的奖项那一定要提供,假设完全没有奖项也不要太灰心,它真的影响有限;而若有一些不那么有价值的奖项该怎么办呢?借鉴“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先人智慧,建议都提供吧!但是,千万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在这方面造假--你造个有价值的吧,很容易引发注意、从而会有人去分辨真伪;你造个没价值的吧,结合这段的论述,只会白白背上诚信受损的高风险、没啥鸟用的零收益!
说说自荐信。大家对“自荐信”的迷信,来源于欧美高校申请。的确,欧美高校申请中的自荐信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对于今天的综评,其本质还是依据高考分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校测成绩。发现没?都是量化的东西!也就是说,在中国今天的综评中,还是以成绩为王道的。个中原因,在《综合评价,有可能是未来的 》这篇文中有阐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然后说个现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年的综评取消了自荐信。作为一个推崇国际化的高校有这样的行为,你品下,说明了啥?
当然对于有要求的高校还是要准备。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是不要把“自荐信”神秘化、拔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自荐信的内容无非要表达这样几点:
我是谁;
我是个怎样的人--性格、特长诸如此类;
我有怎样的学术兴趣或特长;
我对自己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是这样的;
,结合1、2、3、4引申出要报考标的学校的原因---当然肯定是说这个学校符合我1~4的诉求嘛,对吧。
自荐信由谁来准备呢?个人建议是:如果孩子情绪稳定、愿意配合,可以由TA围绕上述几点写一下,家长适当地在文字方面做些修改;如果孩子比较焦虑、不愿意配合,建议家长代劳吧!
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有些学校要英文的,怎么办?办法同上:能孩子自己完成就自己完成。如果不行,可以孩子或家长先写中文的、然后找诸如百度人工翻译等,花费元左右翻译下即可。
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同时报好多所学校的,需要每所学校写一个吗?仔细看看上文所述自荐信的包含的内容,是不是能够得出结论:不同学校,只有第5点有区别?你懂的。
如何应对报考流程?
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