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当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焦急忙碌时,有一部分学生却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升学、创业考察、备战考研等,慢慢考虑人生道路。
原因是什么?难道缓就业将成为一种趋势?
本期,为您推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詹奉珍老师,在第二届数字时代的招聘进化峰会上的演讲《VUCA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趋势》。这是她站在高校毕业生的角度,对于VUCA时代大学就业的理解和分析。
以下为演讲实录:
01
就业新难题显现
从企业调研数据来看,如今的就业现状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考研热背景下,毕业生求职时间延长,就业周期重塑。逐渐打破了秋招求职的传统印象,年1-3月进入求职市场的人数增速为33.9%,比去年7-12月增速9.8%增长了3.5倍。年秋招高峰一直延续到11月,春招不再只作为“补录”,3月简历投递量大幅增长。
但对于研究生来讲,还是集中秋招发力,本科生冲刺春招“攻坚战”研究生求职高峰期集中在10月份,本科生集中冲刺春招,本科生简历投递环比增幅达.3%。
根据调研显示,就业去向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中22%在今年3月才开始找工作,这一比例较去年高出6.6个百分点,就业去向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中4%截至4月中旬仍未着手求职。
第二个特征是就业期望发生变化,与国家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届毕业生期望去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金融行业就业的比例较去年均有降低。随着去年以来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发展放缓,招聘规模增速放缓或有所收缩,毕业生也应势调整就业期望,降低了对这些行业的选择。
第三个特征是毕业生签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释放出更多就业岗位,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更好吸纳作用。考公升温,民企热度降低,共同折射出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的求稳心态加剧。
从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看,签约民企、国企的毕业生分别占31%、30.9%,共吸纳6成以上毕业生就业,是促进就业的双主力。但与去年相比,民企、国企比例分别下降12个、5个百分点。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上升6个、4个百分点。
02
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总体而言,毕业生的发展趋势有三大变化:
首先是环境变化。受疫情影响,学校可能实施封闭管理,一定程度打乱了毕业生的就业规划,也打乱了用人单位的进校招聘计划。
很多时候企业会将线下招聘转为线上,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甚至直接停招,就业市场还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同时,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现阶段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放缓,去产能政策的推进加深。
其次是行业变化。结合西南电子科技大学所涉及的互联网行业来看,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高层次人才紧缺,低端岗位“用工荒”,“招聘难”的现象在集中凸显。一方面企业在蜂拥进校,特别是在9、10月份高新抢人的现象尤为明显,甚至存在多次进校招聘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如IT维护、测试等岗位毕业生充足,但对毕业生来讲价值影响不大、发展空间有限,所以毕业生更愿意选择价值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求职,导致了毕业生推迟就业。
此外,互联网行业泡沫出清,整个行业已经从“高速扩张”阶段逐渐转为“稳定过渡”,企业也会通过“优化”员工进行裁员。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人才需求也随之达到“天花板”,行业转型,增速放缓等原因,导致人才缺口也在逐步缩小。
最后是观念变化。大学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的意愿在增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祖国的建设中,更愿意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半导体等行业就业,到外企就业人数逐渐递减,留学归国人才数量较年增加33.9%。
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主动竞争意识也在提高,例如此前的“一次就业定终身”“工作首选铁饭碗”等观念正逐渐改变,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等成为“Z时代”主动选择的理想职业,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提升就业竞争力,主动获取职位信息,主动出击竞争理想岗位。
03
年轻人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正发生变化
从就业信息主要渠道来看,学校招聘会、求职网站和社会招聘会仍然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其中校招更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占比达74.86%。从主要招聘渠道贡献度来看,校园招聘会也是占比达到71.89%。与此同时,通过老师和学校发布信息的渠道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反观社招、同学内推和媒体平台推荐的招聘渠道占比正有所上升,此外家人及亲戚朋友介绍也是目前主要的招聘渠道之一。
近年来,企业内推正逐步成为招聘渠道的新方向,贡献度直逼某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