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6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疫情冲击,我国4月失业率有所上升,从5月份的情况来看,全国疫情形势整体好转,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就业形势总体是改善的,失业率也逐渐小幅下降。其中,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是5.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表明就业的基本盘总体在改善。
同时,5月份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改善,也反映出经济运行出现改善,稳就业的政策措施显效。数据显示,外来农业户籍人员调查失业率为6.2%,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这部分人员主体是农民工,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以私营个体户和灵活就业居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
不过,付凌晖也表示,疫情的冲击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失业率总体还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也需要高度重视,5月份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是18.4%,比上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付凌晖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同时年轻人求职更倾向于稳定性强的岗位,加剧了供需矛盾。他还提到,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万人,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
付凌晖表示,面对这些复杂局面,下一步还是要落实好稳定经济大盘的各项措施,促进经济的稳定恢复,增强就业的吸纳能力;要加强援企稳岗,缓解企业的暂时性困难,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岗位。同时还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序衔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