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刘玲每经编辑:文多
7月17日晚上8点,三亚鸿洲广场,张姐和李大爷穿着海南风情的短袖衬衣,戴着卫生口罩,准备着小吃摊的开张,这是海南 阿里便民夜市开市的 天。
7月17日,三亚便民夜市。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刘玲摄
从未做过小摊生意的张姐和李大爷,有些许扭捏,不敢见人便招呼,只是冲来往的客人微笑、点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张姐和李大爷原是“天涯海角”景点商店的店员,由于新冠疫情影响,生意骤然冷清,他们也没法继续在那儿上班了。
在找工作过程中,张姐通过朋友了解到,三亚市政府正联合阿里在鸿洲码头打造一个便民夜市,对失业人员还免摊位费。加上暑假即将来临,三亚的旅游业加速回补,夜市成为了一个不错的谋生选择。
数字化的“ 烟火气”
一种说法是,夜市起源于北宋时期,那时每至夜色降临,市井中便人声鼎沸,充满了 烟火气。即使过去千百年,“夜市”仍然是诱人的所在。
有着绝美海滨风光的三亚,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度假胜地。除了海滩,三亚的夜市也是游客的热爱之处,椒盐芒果、清补凉、炭烤生蚝、虾饼……这些当地特色小吃在夜市上都能觅得。
不过,夜市属于低成本、低门槛的小生意。由于成本限制,很多夜市商户都会选择用低价进货低质商品。再加上进货渠道限制,终端经销商也给不出高质量的商品。在这样的局域网下,“地摊货”成为了脏乱差、劣质品的代名词。
早在去年9月,三亚就出台《三亚市鼓励发展夜间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将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和夜间经济集聚区,力争夜间经济试点区域新增经营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以上。
作为全国 线上内贸批发平台,5月29日,阿里发布“便民夜市”扶持计划,上线工厂直供的夜市经济供货专区,为全国“夜市商户”提供全方位的进货、经营和培训支持。6月19日,数字化“便民夜市”落地河南省汝州市,经过一个月的营运,阿里将全国第二个便民夜市落地在了三亚。
在三亚鸿洲广场的便民夜市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了不一样的场景,每个摊位上都有一个“经营码”。阿里巴巴中国内贸事业部便民夜市项目总经理陆渐告诉记者,经营码是一摊一码,可以做到考勤、定位、找货、信誉体系一体,“类似于我们的健康码,经营码会将摊主和店铺信息全部线上化,摊主若服务不好,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投诉,监管部门可以凭此扣分”。
图为三亚便民夜市上的“经营码”。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刘玲摄
经营码将摊主和店铺信息全部线上化,摊主的经营便能受到制约,以做到杜绝小吃不卫生、产品质量不过关、服务态度不好等“旧夜市”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夜市周边还将建立专有提货仓,让夜市店主早上下单采购,晚上就能开业做生意。随时补货随时提货,解决了传统批发压货多、周转慢的痼疾。
不过,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三亚便民夜市上,受欢迎的大多为小吃摊,一些卖手工包、手工饰品、干花的小摊生意却一般。陆渐对记者表示:“我刚才还在(和摊主)说这个事情,有的产品不一定卖得很好,我们会通过大数据筛选出河南汝州卖得好的产品,然后应用到三亚便民夜市,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夜市助力三亚经济“重新出发”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张姐和李大爷的遭遇,只是三亚旅游行业和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缩影。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全国文化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而海南作为知名的旅游省份,可谓“首当其冲”。
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数据,年1~5月海南省共接待游客.99万人,比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3.2%。其中入境游客仅10.55万人,同比下降81.1%;实现旅游总收入.61亿元,同比下降58%。
而三亚,虽然“手握”全球规模 的单体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在年1~5月中成为海南接待游客数最多的城市,达万人次,但仍较去年同期下降64.4%。因此,三亚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因疫情导致的群体性需求收缩,损失严重。
如今,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全国旅游行业逐渐复苏。就在7月14日,“恢复跨省份团队游”的消息刷屏旅游从业者的朋友圈,暂停了天之久的跨省份团队游按下了“重启键”。
不过,有些受影响较大的的商户,可能没有太多的资金重新创业。陆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忆说,前段时间去重庆出差,有这样一个场景让他印象深刻:在疫情前刚装修完的一条步行街,白天基本没有人,所有门店都关着,但是到了晚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步行街外边一圈广场全部在摆夜市,很快就把周边的居民吸引过来了。
据陆渐介绍,夜市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陆渐还表示,为了促进再就业,三亚数字化便民夜市首期个公益摊位将全部向失业人员免费开放。
此前经营蛋糕甜点工作室的翟莉文,在疫情的影响下,不得不关闭了入不敷出的工作室。后来,政府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便民夜市——失业人员免摊位费、上低价进货。这么低的经营成本,让她把甜点工作室干脆搬到了便民夜市摊上。
的确,夜市经济的“小地摊”蕴含“大民生”。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城市中许多小微经济体,一些自由职业者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恢复元气,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更小规模、更低成本的经营——比如夜市来渡过难关。
有数据显示,三亚每年的过夜游客超两千万人次。三亚便民夜市的消费群体流动性大、随机性强。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速推进,三亚蓄力打造的“夜经济”,将助力海南旅游产业重新出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