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麦科技,于年创办,次年获得万风投,第三年营业额突破万,在北京成立新公司,在上海打造50多人的运营团队,业务从重庆、贵阳、成都拓展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公司CEO陈旭被评为年度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从孵化到破壳,到成长为中小企业,直至业务覆盖一二线城市,掌麦科技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刘翔,及他创办的重庆渝中创业孵化基地。
上海的刘翔玩跨栏,重庆的刘翔玩跨界:09年跨界“筑梦”,专注创业孵化近8年,成功孵化各类微企家,平均一年孵化家,带动就业1万多人。
做人低调、做事高调,8年时间里,刘翔沉浸在创业圈里,被市内机关、院校、和众创空间聘为导师,被邀请以评委身份参加各类项目路演和创业大赛,可你百搜他的名字却鲜有报道。与刘翔的低调相反,他亲手缔造的重庆渝中创业孵化基地盛名在外,先后获得科技部、人社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多个国家部委 资质认定,创造了“ 个创业孵化基地”、“ 个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多项重庆“ ”,基地“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孵化模式被政府有关部门作为成功范例在全市38个区县推广和全国经验。
跨界“玩主”
做过记者、编辑,经营过传媒公司,一台电脑、一台摄像机加一个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刘翔凭此承包了市内主流纸媒和电视台的广告业务,赚取 桶金之后,他从光鲜的传媒圈消失了,年在永川黄瓜山带领当地村民搞起休闲旅游,如今黄瓜山已是远近驰名的百里果香生态旅游热土,刘翔低调完成了人生的首次跨界。
敢于变化、善于变化、拥抱变化,变化不是被动跟随,不是亦步亦趋,而是把握趋势和挑战自我。
有名不要,有钱不赚,名利在他的眼里好像“浮云”,谈及跨界转型,刘翔说“我是个‘玩主’,只要决定改变就会付出实施”。
两年后,在众人的惊愕中刘翔又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经营不错的旅游产业被“盘”了出去,他开始折腾起了教育,开始了第二次跨界。
他先是办起了中等技术学校,又与资本大鳄合作引资上亿元开办大学。他身兼学院董事和副院长,凭着一己之力把仅有名学生的学院扩招至万人规模,被誉为“奇迹”!随后他又把资本引入武陵山区,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大学,帮助当地改善教育环境,智力扶贫,一人还同时兼任两所国家统招高校的副院子,分管两所学院的招生和就业工作。
生性不爱数钱的刘翔,偏偏是成功创业的典范,几年后已是身价不菲,跨界转型鲜有败绩,每一次创业都是赞誉满满、名利双收,他的成功甚至让人产生种错觉:难道被上帝眷顾的人,每每都会成功?
刘翔很坦率,甚至直言“我每次创业,做的每件事情,几乎没有不赚钱的,财富与有我有缘。”
时至年,国家号召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社会上缺乏专业的创业服务机构,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乏善可陈,更遑论偏于西南的内陆城市重庆?此时在教育圈如鱼得水的刘翔凭借分管大学就业工作多年的经验让他敏锐的再一次洞察到市场和商机,创办一个专业的创业孵化机构来帮扶大学生创业!这一年,重庆诞生了 个以创业服务为主营业务公司---重庆腾业创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抱着“达则兼善天下”的普世理念,刘翔的折腾又开始了。
“不爱钱”
在刘翔的眼里,心怀憧憬的大学生,是湮没于浩瀚的闪烁着光芒的群体,仅追梦不成,还要帮其筑梦,把梦呵护在手心里,只有点亮无数的梦,一颗,两颗,三颗,直至无数颗汇聚,才能璀璨成海。
心怀“筑梦”的刘翔,生命不息、折腾不止。顶着压力,甚至冒着风险,刘翔无所顾忌,很爽快地辞去了大学副院长和独立董事的职务,决意第三次跨界转型,打造一个创业孵化基地。
“你执意请辞,你的股份都要放弃!”资本大鳄口头通牒。
“股份我不要了!”去意已决的刘翔,轻飘飘的一句话就丢掉上千万。
从决意“筑梦”的那刻起,他变成了一个低调而忙碌的人,基地规划筹建、组建专业孵化服务团队,与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刘翔不遗余力。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本是一句广告词,但用在刘翔身上显得很贴切。
年3月,刘翔与黄子华(现云日集团CEO)携手,开始运作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
同年4月,时任渝中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邓开伟主持召开“重庆渝中大学生创业市场”项目论证会。
会上,刘翔激情飞扬向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介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的设想:创业基地将实行市场化运营;大学生创业者们获准入驻基地后,可以在十多平方米的格子间里工作,共用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享受免费;做账、报税、缴社保等工作,也有专人负责,创业者可以全身心拓展业务。
创业孵化基地在当时还是新兴事物,渝中区政府快速反应,区政府办公会很快研究解决了困扰举办基地问题,并由区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区长联系基地工作。年12月,“重庆渝中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正式挂牌,刘翔出任CEO(首席执行官)、黄子华出任CKO(首席知识官),市人社局领导、渝中区领导亲自为基地揭牌。
基地的成立开创了重庆创业孵化基地的先河,乃至率先于整个西南地区。同时,基地的成立也正式揭开了刘翔的“筑梦”之旅。
“做到 ”
基地成立之初,刘翔祭出大手笔,累计筹资0万元,全部投进基地的软硬件打造,基地分为A、B、C三个创业功能区,每个区都有用大通间隔成的格子间。地方不大却“五脏俱全”——全套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话、公共会议室、咖啡室,大学生创客拎包进来就可以立即开展业务。基地为创客提供诸如财务做账、报税、缴社保、行政、人力资源等“一条龙”服务,刘翔提供服务+场地每个月仅象征性的收取元的费用。
针对创业功能区,刘翔对基地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区划,如孵化的种子项目,创业团队入驻A区;破壳成熟的项目,有了微企雏形,创业团队会从A区迁至B区;微企经营稳定,进入良性的成长阶段,,其创业团队就要B区迁至C区,直至像掌麦科技一样离开基地,成为一个孵化成功的企业。
A、B、C三个功能区,蕴含了大学生创业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孵化模式,即创业孵化的孵育期、培育期、成长期“三步走”和分级管理模式,每个区适用不同的孵化模式和扶持手段。如A区,只要大学生有创业理想,有好的“点子”或项目,有基本的启动资金就可以入驻,基地提供“一条龙”的基础服务,对具备一定条件的还会向创业团队提供一定的种子资金。
年重庆加大创业型城市建设,先后出台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和创建市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工作通知,积极鼓励兴办小微企业。刘翔决定对基地“提档升级”。基地升级,数百万的资金砸了进去,刘翔在服务群体和服务功能上做起了文章:
首先,服务对象从初始纯粹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变成小微企业,涵盖面更广;其次,对孵化培育的产业进行了调整从原来13个减少到科技创新、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四大类;第三,对基地硬件提档改造,新增孵化用房6平米,从使用功能上进行了完善;第四优化内部机构和孵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刘翔说,基地成立伊始,是最艰难的时候,政府没有任何政策支持,整个社会创业意识也不强,愿意创业和愿意帮助创业的人都很少,但我们看到了潜在的市场,看准了趋势,认识到有困难才会有机会。后来,基地名声越来越大,特别是搞天使投资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得到了大家认可,逐渐有市领导、市级部门领导到基地视察,肯定了基地在创业孵化探索上的经验,市内外大量的学习参观团体纷至沓来,最多时几乎天天都有接待。年在调研总结基地经验的基础上,重庆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出台了全市 个对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的扶持政策,同年,重庆市首批11家创业孵化基地授牌成立、刘翔代表渝中创业孵化基地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年岁末重庆日报用了一个整版报道了基地,题目就叫“重庆 创业孵化基地横空出世”。某种意义上讲,重庆渝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孵化基地的重视。
“甚至可以说,我们为创办孵化基地的后来者创造了生存的土壤,营造了发展的氛围。”
事实证明,刘翔执意对基地升级是明智之举,此后他的基地变得“高调”起来,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新宠”,日、晚、晨、商等市内主流纸媒,及央级的人民网、新华网都对基地给予了大幅报道,基地随即走上了收获之旅。
年12月,基地被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全市首批“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
年7月,基地被重庆市科委认定为“重庆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年11月,基地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此后,刘翔的重庆渝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更名为重庆渝中创业孵化基地,盘踞在重庆主城最核心的“心脏”区域——市文化宫。
公益与短板
年,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策驱动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多了很多,作为重庆创业孵化领域的拓荒者和先行者,渝中创业孵化基地审时度势,在差异化和特色上下功夫,把工作重心放到企业服务能力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上,促进孵化企业成活率和成长性成为对下属各部门考核主要指标。
刘翔着手对基地的孵化功能进行完善,细分了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帮扶和发展推进四大功能。
同时,刘翔抓基地的平台建设,突出服务的全面性;抓分级管理,突出服务的针对性;抓发展帮扶,突出服务的时效性;抓带动就业,突出服务的广泛性。
譬如,在基地建设上,搭建了基础信息、财税融资和创业帮扶三大核心平台,建成了信息交流、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法律事务、党群工作等五个公众服务平台;在行业发展,成立了以重庆龙人家政服务公司为代表的社区服务业帮扶中心、以明智传媒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帮扶中心、以云日科技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帮扶中心;在社会效益上,孵化创业、带动就业,将社会弱势群体的创业帮扶作为协助政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任务,基地在孵企业中仅城镇失业人员就占到27%,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在内的六类人群比例近35%。
刘翔介绍,基地成立以来,共孵化企业多家,其中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电子商务类企业占在孵数的80%,带动就业00余人,企业成活率达80%以上。目前,基地的孵化和服务对象已从最初的大学生群体、小微企业扩展至全市中小企业。
年至今,基地先后被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人社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科技部认定为“ 科技企业孵化器”、共青团中央认定为“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科技部认定为“ 众创空间”,是重庆市获得 认证和荣誉最多的民办创新创业孵化机构。
和市级认证及荣誉背后,是公益担当的沉重负荷,刘翔的创业孵化基地和以投资驱动或产业链关联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不太一样,基地项目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创业带动就业类型,社会弱势群体较多,投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