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商、送快递、送外卖、开滴滴、发抖音,都是年轻人做很奇怪吗?现在的制造业,还在招80前吗?谁说的。
我觉得工地、建筑业,还可能有60后、70后、80后,而我们市场的消费主力是90后,00后,为什么要担心这样的现象?
成天都在说“用工荒”,也没见城市的大楼停工了,“爱上中国造”不是吹出来的,怎么就“服务业没有制造业的支撑,相当于空中楼阁,在繁荣也终究会有凋零的一天”?
只能说,提出问题,但没有抓到本质。喜点多HARRY老师认为,每个人对奋斗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也不应该一样。新一代年轻人对未来标准的要求不同,有很多工作不是年轻人做了未必是好事,而是年轻人不做,谁来做,中老年人来做吗?
有人说,市场上稍微能赚钱的行业都被中老年所把持,年轻人之间竞争性太残酷,各行各业门槛都很高,60、70当高管,80后当中层,90后一批本科、研究生当小兵。我是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大把的机会、红利、风口,没有说属于某些人,还是看谁与时俱进,谁能顺应趋势,早出手的,早受益。况且,慢悠悠的上班,慢悠悠地回家吃饭,慢悠悠地遛狗,有的年轻人家里房车家都帮忙买了,还要什么压力,奋斗的理由是什么,有人喜欢平和安逸的生活,也没有什么错,这样的也是一种未来。
最有意思的是,看了一篇“倡导年轻人去一线,去制造业一线”的文章,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自愿投身到制造业当中,做工人阶级一分子,能成为最骄傲、最幸福的岗位。恍惚间,我都被这样的“鸡汤”搞蒙了,中国工业的发展要看的是机器人行业,怎么可能还靠把子力气呢!难道不知道现在国家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什么,“稳就业”,搞什么都去当工人的论断,都当工人了,地谁来种呢?
最匪夷所思地还有人说,美团、淘宝、近些年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并非是更有意义的科技创新,电商、快递、外卖这种基于人口红利的商业模式,不会对一国的科技实力的提高有太多帮助,甚至限制了其发展。我是很奇怪,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看新闻,不活在现实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用什么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当然只能是依靠科技实力,极个别人的陈词滥调,最能激起民怨,混淆视听,年轻人本来就是随社会发展的大潮流而动,做什么是分工问题,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年,虽有疫情的不确定性,但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都会释放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就业机会,不要只看到做电商,送快递,送外卖,开滴滴,发抖音,还有大量传统行业企业在转型,各自都能带动起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产生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会非常庞大,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管理人员。
还用担心什么新一代年轻人的未来吗?有句笑话是这样说:拉不出屎,怪地球引力不够,自己的好,还要靠自己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