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年代,别说是大学生,就是硕士毕业生也已经烂大街了。面试工作你要不掏出个本科证,都不好意思说你上过大学。至于中专生,倒成了稀罕物,因为那些学校也早已摇身一变,升级为这学院那大学了。
不过,如果把时光回退到二十多年前,那时的中专生可不简单。在初中中考时,只有 的学生,才可能凭优异的成绩被中专录取。那些考不上中专或是成绩一般的学生才去读高中,寄望于考大学。
当时的中专生和大学生的待遇和现在也不一样,不仅进了校门不用交学费,连生活费也是国家负担。毕业时还包分配工作,所以只要你有能力,考上中专或大学,那就吃上了国家粮,捧起了铁饭碗,被形象地比喻成跳农门。
可是,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教育实行并轨制改革,国家逐步取消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分配。那些原本抱着跳农门憧憬的学子,一下子失去了铁饭碗,那种失望和彷徨可想而知。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首批不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早已步入中年,他们当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国家不再包分配呢?
一、计划经济下的包分配。
我国的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制度,源于年10月1日,当时国家百废待兴,正需要大量的人才建设祖国。所以,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分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
十年动荡恢复高考以后,头几届的毕业生,个个都成了香饽饽。这一时期延续过去的统一分配制度,个人无需为工作操心,当然也没有自主选择权,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此后几十年间,大中专学校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录取比例相当低。按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的水平,大概也就是五分之一的录取率。用千军万马来过独木桥形容高考,一点都不为过。
在统招统分的计划模式下,大中专学子们一进校门,就捧起了铁饭碗。不仅无需为学费操心,连食宿也无需花一分钱,成了当然的国家干部,毕业即就业。
这也让部分学子失去了高考时的学习动力。学好学坏都有工作,分配也只能听天由命,无法按自己的能力、职业技能、兴趣、特长选择工作。
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不了解,统一分配,造成了人才配置和岗位不适应。不仅浪费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也大打折扣。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只能被动接收,没有选择权。想要的人才要不到,分配来的又不适用,对单位的发展也很不利。
二、自主择业的迷茫。
年,首次出现分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退回的“寒潮”,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凸显。年,国家迎来了一场严峻的经济泡沫,物价飞涨,国有厂矿企业大批量倒闭。连企业自有的职工都要下岗,哪里还有能力吸收新鲜血液。即使政府勉强硬塞进去,很多人还没到单位报到,就加入了下岗大军之中,只得另谋出路。
在他们中间,或是放弃等靠要,选择南下加入支援沿海城市建设。或是托人找关系。进入学校政府等事业单位,以求稳定和安逸。更多专业和社会严重脱轨的学子,既无门路也无南下的勇气,则只能在家苦等,陷入铁饭碗被打破的迷茫和困惑中不能自拔。
据统计,全国仅有10%的重点行业学生统一安排就业。而那一届的毕业生数量并不多,只有万左右,但是包分配却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三、扩招和就业的矛盾。
年,国家正式实行并轨制,分步取消大中专生统招统包统分机制。上学交费,生活费自理,以及自行就业开始正式推行。
年是统招统分的 一年,被学校和师生称为末班车。各大中专院校早已疯狂扩招,当年的毕业生将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塞得满满的。此后数年,这些单位都没有空缺,员工不断被鼓励停薪留职下海创业。
大中专生们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就业,原本是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需要,但这也让一些人忧心忡忡。学费越来越贵,工作也不包分配,这样下去,“读书无用论”岂不死灰复燃。
但二十年的事实证明,随着大学大量扩招,大学生高考录取率,已从过去的20%提升到80%。要想在人人皆是大学生的年代脱颖而出,实现更好的就业,就必须读名牌大学,提升竞争力。于是每个家庭更加重视教育,对于孩子补课等投入近乎疯狂。
随着统招统分模式被打破,教育已然形成最为吸金的产业。为了巨大的利益,各高校无原则无休止的升级扩招,录取人数从取消统招统分时的不足万,到年已经达到万人,录取率也从30%飙升至80%。再加上一些民办高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子,无一例外都迈进了大学的校门。这也是大学生臭大街,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为了找份合适的工作,学子们只得继续提升学历。于是我们看到,近年来考研人数不断攀升,研究生也开始大量扩招,新一轮恶性循环再次上演。
据统计,在近万某团外卖小哥中,有73万为大学毕业生,其中本科学历21万,研究生学历7万人。在花费了大量学费和精力后,他们只能做着和专业不相干,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这样看来,还是当年统包统分时代的学子们,靠着自己的实力赢得的铁饭碗,更让人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参考资料:《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