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
“多和人接触”、“没事要多走动”、“积累人脉”……类似这样的话,相信大家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听过。
就拿我来讲,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喜欢读书的人,有时候我在家读得起劲时,我妈就会趴在窗户边喊我,让我不要老待在家里。那场面,真的就和恐怖片差不多,看多了听多了之后,“多跟人走动”这句话,给我带来了长期心理阴影。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拍案而起:妈,你要是想出门,直接出去就行了,没必要非和我说。我以为她是那种,看到个好吃的,先问问周围一圈人,你们吃吗,不吃的话我就先吃了。可没想到她是真想让我出门,后来我们因为出门还是在家这个事,还吵过几次。
我妈的观点是:不和人打交道,以后你遇到事情,人都不会帮你。而我的想法是:我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为什么你非要干涉我?
刚上大学的时候,还有更让我不舒服的事情。刚去报名时,帮我拿行李的学长就摆出一副老大爷的架势,说在大学里要多积累人脉,学生会、自律会啥的要多参加,多一个人多一条路。我不知道二十岁的他是怎么说出那番话的,当时我的真实感受就四个字:老气横秋。
人情世故这四个字,就这样陪了我很多年。
什么感受呢?就那种,周围人都说非常重要,我也被带得觉得很重要,但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和谁攀关系,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论。甚至连人情世故具体是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不太清楚。
一直到今年,已经成为三旬老汉的我,结合我的人生经历,同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才对人情世故,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
什么是人情世故,简单来讲,即:人们在传统农业社会之下形成的一套做事的行为逻辑。
接下来,我详细唠一唠。
一、人情是一种社交货币
小时候我和我爸去县城,中午时遇到了同村的一个叔叔,也带着家人。然后大家一起吃饭,饭后我爸付了钱。
到家后我问他:爸,为什么是你付钱,而不是一起?
我爸说:你什么都不懂,熟人之间,不要计较那么多。
其实我当时还是不太理解我爸的解释,但他其实也做了一些限定,关键词有“熟人”、“不要太计较”。回到我们一直生活的农村,那真的是一个熟人世界,走在路上,三步一个招呼,五步一句寒暄,叔叔大爷大娘大婶叫过去,热闹极了。
以前我觉得整个世界都那样,出去后我才知道,并不是。大家都说,农村更有人情味,那么人情,到底是什么呢?
分两块来看:
1、自然性,即我们作为人天然自发的感情和性情;
2、社会性,即后天在社会当中形成的隐性规则和行事逻辑。
放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实更好理解。
想象假如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一个人,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走来走去没有同类,孤独寂寞又饿又冷,这就是人情的自然性,自发产生,可以直接感觉到。这种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人情世故吗?很明显,不需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做的任何事,都没有其他人的反馈。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讲人情,一定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咱没法和自己讲人情。
我总不能吃口饭,对自己说:怀左,你个孙子,爷今天请你吃了一碗油泼面。
然后我回答我自己:就一碗破面,老子记着了。
吓煞旁人。
人与人之间,讲的人情,到底是什么?
这个还要从具体的场景去讲。最常见的情况,比如咱们是好朋友,今天我家搬家,你刚好没事,过来给我帮忙。忙完我说辛苦辛苦,你说没事没事,然后咱们一起吃了一顿。
这里有两个动作:一、主动帮忙;二、帮完忙不求回报,没有掏出计算机,咔咔一算,说兄弟,一共,麻烦付一下。
你帮了我的忙,当时不求回报,对我来讲,觉得欠了你的情;下次你有事,我肯定也去帮忙,再下次我有事你还来,你有事我还去……
这来来回回中间,表面上好像谁都没出什么钱,但你可别忘了,大家的时间都是真金白银,只不过在这样的互动中,有效劳动时间,转化成为了另外一种货币,可以说是一种社交货币,也就是我们说的人情。
不再是存钱和取钱,而是存时间和感情,完了再取时间和感情。
中间也有银行,只不过是无形的,建于人心中,叫人情银行。(直接叫情行也行,哈哈哈哈)
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今天我欠你点,明天你欠我点。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这点我体会最为明显。我家今天蒸了肉包子,给你家拿几个;你家改天做了饺子,也会给我们送一盘。当然最热闹的场面还要属红白事,谁家有事,平时但凡有点走动的人,都会过去,人山人海,热热闹闹。
当然,在这种人际往来人,人们一般不会具体去算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除非你遇到那种只想占便宜的人。但那种人,几次之后大家也就懒得理了,谁也不是傻子。
大家互相客气,那还是希望可以相互帮忙的,还是要图点什么的。
人的行为,都有动机。
亲,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呀!
具体到互动,内容可就多了,请客吃饭、送礼物、互相走动、日常互助、合作……这种互动模式中,其实还有一种隐性的控制和支配,即我在你这里存了东西,回头我得取,你在我这里存的东西, 也会还你。
人与人之间存存取取,就形成一张张持续互动的关系网,可以叫圈子,放大来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情社会。
二、人情社会扎根于历史
刚提到人情社会,更多是从其表现形式来谈的,那么我还想问:人情社会是如何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是如何形成的?
先注意几个点:
1、人情社会,在我国表现得很明显;
2、社会由人组成,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社会发展稳定之后,进一步影响人。
就拿我们现在来讲,一办点事情,尤其是在小一些的地方,大家 时间想到的,还是找关系。先不着急去评判这种做法,存在决定意识,一直这样,说明我们得回到过去,追溯源头。
回到中国古代,我们都知道,是传统的农业社会。那么我国的传统农业社会,在生产和流动性方面,有哪些特点呢?
1、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劳动力短缺……这都是每个农业家庭的生活常态。就拿最基本的农具来说,人们之间还得经常互相借农具。
其实不要说古代了,我小时候,村里人之间也经常互相借工具。我们窑洞的顶都是土打实的,但为了防止长草和松动,我们每年都需要用那种铁墩子去把土压实。一般人家里就一个铁墩子,人多的话,就和别人家再借一两个,做起来活来更快。
到了秋天,收玉米,光靠自己家几个人,效率太低。所以亲戚朋友之间都是互相帮忙。我家完了,然后去帮你家的忙,人多力量大。
2、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就是农耕,相对单一,抵抗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能力弱。报团取暖,是一种刚需。
还记得电影《隐入尘烟》里的细节吗?马有铁想种地,刚开始没有种子,就去借了一些,等丰收了之后,再给人还。当然,还有借钱。谁家遇到事,如果钱不够,也会和关系好的亲朋借一些,互帮互助,渡过难关。
这里我再推荐一下陈忠实的《白鹿原》,里面的很多场景,都是非常好的案例。再说了,唐僧取经还需要帮手呢,更别说传统的农业社会了。
3、农业社会流动性差,长期稳定,过去人们生于那里长于那里且大部分人死于那里。有了那样的心理预设,每个人都预期自己总会有求助于人的时候。
现代城市,你有钱可以买来许多服务,但过去的农村里,即便你有钱,有事情你也得需要大家的帮忙。用路遥《人生》里的一句话,叫:你得活人呀!而且那时候大家就觉得我永远是村子里的人,除非你不活人了,否则你肯定得和别人打交道。
在《水浒传》中,像晁盖、宋江、柴进那样的大户,为什么会愿意经常帮别人呢?其实也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那里,给自己多存些善缘,留一些后路。不然他们也不是整天闲得没事,看面相也不是大善人啊。
小结一下,在农业社会中,村民愿意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建立人情关系。这个事情必须得做,你看看我们的父母辈,或者爷爷奶奶辈就可以看出来。
存在决定意识,在那样的环境中,你不那样做,有时候都无法生存。
像我开头写到的,我妈以前总催我出去和人走动,原理也就是让我多存一些人情,多和人联系,然后等家里遇上事情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忙。
如果抛开传统,单从办事上讲,说白了还是因为乡村的服务和保障不健全,人们解决问题和抗风险能力差,遇到大一些的事情,靠自己摆不平。换个角度,如果大部分事情,靠自己都能摆平,人情互动这套行动逻辑,影响力也会大大减弱。
发现了吧,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喜欢待在大城市呢?就是因为城市中社会生产力水平高、服务业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也高,然后用钱可以买到大部分服务,个人的抗风险能力比过去社会大大提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城市中的人已经不再讲人情,而是过去主要靠人情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之间紧密联系的状态,也有了大幅度的松动。
其实也能看到,遇到大一些的事情,人们还是习惯于攀关系。这个也正常,传统的力量还很大,同时规则不健全的地方,自然关系的需求就旺盛。
社会是不断形成与变化发展的,目前的社会,已经呈现了全新的形态,并且还在不断形成中。
三、文化的力量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词——差序格局,来形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什么意思呢?你可以想象小石子入平静水面的场景,先激起小水花,接着是荡开的一圈圈波纹。把我们每个人看成是波心的那个点,与我们最近的水波,即和我们关系最亲的人,以此类推。
这种关系模式,我们早已经习惯,但很少会去思考,差序格局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刚才我提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几个特点:生产力水平低、劳动工具缺乏、劳动力不足、人们抗风险能力弱,需要互助等等。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人很难活下去,需要和其他人报团取暖。
那么思考一下,如果想抱团的话,我们首先会和谁抱在一起呢?
也非常简单,肯定是和最信任的人抱在一起。
从信任关系开始排:家人、亲戚、朋友、同学……
看,这就是一圈圈的波纹。
最亲的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答:血缘关系。
看到了吧,血缘才是大杀器,另外这种关系自然而稳固,无法否认,甚至无法断绝。哪怕你真要和你爹在法律层面上断绝父子关系,但在自然属性上,他确实还是你爹,你总不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即便到了现代社会,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和许多人建立联系,但最核心的关系,还是以血缘为基础而形成的长期稳定且可靠的关系。还记得我前文提到的那句话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换个角度看,人是需要社会关系的,单靠你一个人, ,这其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血缘关系。
为什么重要呢?
最亲密、最稳固、值得依赖。
聊到这里,你也许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血缘关系这么稳固,我能不能和我朋友、同学都建立血缘关系呀?那样我们不就关系越来越好么。
道理确实是那么个道理,但咱俩怎么建立呢,我管你叫爹,你管我叫爸?不太合适吧?
还真有,你想到了吗?婚姻。
当然不是说两个人结婚,就有了血缘关系,互为爹妈了,而是他们会组建家庭,共同创造新的生命。婚姻,从个人角度来讲,其实是人们建立稳定社会关系的的一种选择;从社会层面来讲,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种制度工具。
我之前聊过,爱情不是婚姻,爱情是一种情感,婚姻是一种制度,怎么可能是一件事呢。讲道理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咱们互相喜欢不就行了么,为什么非要进入婚姻呢?
说白了,还是因为人天生缺乏安全感,同时人性喜新厌旧,想通过人类自己设计的制度,人为去控制自然性的情感,类似于加上一把把锁,希望牢牢锁住。不然你喜欢我的保质期就三个月,但我希望是一辈子,咱俩的需求无法调和啊。
婚姻,是一把锁。
再回到血缘关系上,血缘关系延伸的,是家庭和家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也谈到了,传统的农业社会,重家族而轻家庭。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从文化和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去看。
文化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工具性。为什么百家争鸣,后来的儒家发展得那么好?是因为孔子长得太帅,历代统治者都是孔子的小粉丝吗?肯定不是。之所以选儒家,还是因为儒家的思想好用,符合时代需求。
还是那句话,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统治者需要社会稳定,儒家提供了这样的思想工具,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而且是长期持续满足其核心需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看,起点是修身,接着是齐家,从家入手,逐步扩大化。
当然,这里的家,重的是家族,因为从抗风险的能力讲,在传统社会当中,家族实力更强,家庭力量弱小。这里我再补充一点。现代社会的婚姻,会讲爱情,其实过去,并不是这样。你看过去的作品,但凡提到爱情的,男女主人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么就是一起化蝶飞,反正没个好下场。文化反映的是当时的存在,说明人们在潜意识里,对只讲爱情的婚姻,还是不太认同。
为什么?
还是因为,生存是 位的。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问题都不好解决,哪有时间去谈情说爱。所以为什么强调的是男耕女织呢,这个词讲的是生产合作化,没有强调男欢女爱吧,因为就男耕女织,两个人都忙起来了,还可能 。
爱情很美,但要先吃饱饭。
「后记」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动极大,但带来的问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没跟上。一个坐飞机,一个坐牛车,所以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各种不理解、想不通、无法沟通、焦虑不堪……其实也属于这个社会的连锁反应。
对于我们这批人,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看明白,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处事方式。
驱散迷雾,瞭望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