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由于先天听和说的障碍,在沟通能力方面想要提高甚至达到熟炼,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而沟通能力对于聋生以后的就业、人际交往、人生发展又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试图找到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沟通,乐于沟通,让聋生真正掌握沟通技能。本文拟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效果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赋予语文对聋生更高的学习责任和学习意义作为聋校的语文老师,我更希望失聪的他们学好语文,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获得一种与正常人交流的工具,而不是局限于手语,局限于聋人的圈子。因此,在一开始以及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都要给学生灌输学好语文的使命在于,与人沟通,与父母、同学沟通,与一起工作的同事沟通,与陌生人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使命感和荣誉感。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重在坚持积累。学习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对于语文,基础知识不仅仅是认识字,会写会读,关键是能应用到生活中去,运用到写作中去。我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培养和积累:(一)积累词语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尽量一字多组,每个字最少组三个词,最多可以达到十几个。让学生建立组词本,平时学生每个字最少要记住两个相关的常用组词,并会用这个词试着说一句话。低年级重点进行这样的积累,这样,学生的词汇量自然就会丰富起来。读书笔记中有一部分就是词语积累,今年我的重点是进行成语积累,并用成语造句。(二)积累句段句段积累要分类来记,如,跟随季节变化积累。春天来了,可以让学生找描写春天的句段积累下来。再细一点分,可以具体到描写春雨、春草、春风等具体景象。这样的积累正好吻合周围景色,让学生们对比一下,看人家是怎样描写相关景物的,都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再如,描写人物积累。如描写小孩的五官相貌的,描写成人的,描写不同性别的,描写老人的等等外貌描写,这样的积累,让学生容易掌握学习。(三)积累篇章课本上的课文都是一篇篇很不错的例文,很适合指导学生们写作。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都要求完全背诵默写下来,这样的背诵无形中就让学生积累了一篇文章,当遇到相类似的事物叙事时,学生们会灵活变通地拿过来,活用在作文写作上。在阅读中,遇到好的文章,我也要求学生们背诵。如在学习《三味书屋》的时候,我找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让学生熟读文章,精彩章节必须背诵下来,并学习文章的写法。(四)积累古诗词古诗词积累,也是一种基础知识积累。这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背诵古诗词,随着年级的增高,我逐步开始教学生们鉴赏古诗词。这为以后他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练习写钢笔字,钢笔字帖就是古诗词,练字的同时,也要求把古诗词背诵下来。这样,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每天早晨看作业,顺便检查他们的背诵情况。有时也积累两周,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默写古诗词。也许学生不会体悟太深,但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学会了欣赏经典。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重在刻意的训练。学习语文,重要的是运用,会把从语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学生们虽听力上有困难,但经过学前语训,常用语基本能说出来,口语无形中就带动着书面语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我一方面充分利用语训课,利用教材上的对话,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激发学生们兴趣,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在表达能力训练中,我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们主动去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鼓励他们与正常孩子玩耍交流,多多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表达,更容易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四、提高写作水平,重在每天的坚持提高。我们班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开始坚持写日记,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日记,批改日记。让学生写日记,我是按照以下这几个阶段来进行的。(一)流水账日记。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但是会写的没有多少,让学生记流水账,每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学校、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聋生来说,表达起来也有困难。有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有不会说的词语,询问家长或者老师。开始不限制写多少字数,只要能清楚流畅地写出自己一天所经历的事情就行,能坚持写就会受到表扬。(二)看图写日记。流水账日记写了一年,学生们对流水账日记很熟练了,一天在学校里发生的那点事,写得很顺畅,也感觉没意思。于是我就让学生们写看图日记,图片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涉及到很多内容。我在网络里,图书上搜集各种图片,让学生写看图日记。开始要求简单,只要把图片内容写出来就行。慢慢地提高要求,根据图片能做出合理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全部写出来,不受图片的限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看图日记有时写连续图片,这样就能看出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学生们看图编故事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这种训练坚持了一年多,这对于他们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是极好的锻炼。(三)写读后感日记。有一段时间,发现学生们养成的阅读习惯要丢失,为了促进学生们的阅读,我每天让学生们写一篇读后感,看什么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写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感悟。这样的日记,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去认真地读一篇文章。五、加强阅读培养,开阔同学们的视野。阅读,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阅读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必须慢慢培养。在学前语训期间,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图书室里给学生们借阅带有拼音图片的书,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阅读。当学生们走进一年级的时候,阅读习惯我开始重点培养。每天课外活动,我都强制性地让学生们去阅读,因他们在学前已经认识大量的拼音,基本上能看懂简单拼音绘本故事。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强制性阅读一个习惯的培养,一定会经历这个阶段,需要强制性规定,你今天读什么书?一年级,我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给他们借阅不同的书,然后要求每天读多少,读完了,老师会给予表扬。阅读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复述故事,就可以看出来。如果到了中年级,可以通过写读后感,促进学生去阅读。(二)奖励性督促阅读低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能仅仅用强制的办法,还要有奖励性制度。这一周你读了几本书,老师给加分,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也可以通过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们去阅读去背诵,这样,学生们为了得到奖励,就能积极性地去阅读了。(三)拥有自己的书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生活在农村,再加上身体有缺陷,家长也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于是我建议家长给学生买书看,学生们成长不仅仅需要好吃好穿的,更重要的还要有精神食粮,最终能在社会生存。家长们很认同我的看法,便把购书这件事委托于我。为了给学生们买到最好的书,我在网络里寻找,先给学生们买适合他们看的书。当学生们拿着自己的第一本书的时候,满心的喜悦,他们不仅仅知道爱护自己的书,还知道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书的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书来阅读。真正学好语文,把语文当成交际工具,形成一种能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对于这些失聪的孩子需要的时间更长更久,更需要坚持到底。聋生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掌握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时又要多实际训练,如何把学到的东西完整地表达出来,如何把自己的意思清晰地向他人传递。从书本知识转化为脑海中的知识,同时又能表达成自己的思想展现给其他人,这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也需要长期不懈的语言训练和坚持。能够愉快地与他人交流,这本身就是他们走向社会应该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创造力,对于他们以后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奠定信心,打好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