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健全服务机制,更好地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助推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决定在全省联合组织开展“年全省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以下简称服务月活动)。
活动详情01活动时间年4月26日至5月26日。02活动主题戎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03服务对象有就业意愿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等。
04活动内容(一)开展“戎耀归皖·就业起航”退役军人网络招聘月活动。充分发挥安徽公共招聘网退役军人专区作用,在安徽公共招聘网设立“年全省退役军人网络招聘月”活动专区,各市依托本级公共招聘网或网络招聘平台,扩大岗位信息覆盖范围,通过现场经办、电话服务、网络登记等渠道全方位采集岗位信息,加强对优质岗位的筛选,为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创新“直播带岗”“隔空送岗”“直播政策”“新职业体验”等服务模式,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依据服务对象需求, 匹配推送岗位信息。省市县上下联动、同步推进,广覆盖、立体化开展退役军人网络招聘活动,努力实现退役军人“足不出户,送岗到家”。有条件的地区可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适时举办退役军人线下专场招聘会,做好现场招聘、政策咨询等服务,合理引导现场流量,落实体温检测、“两码”核验、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
(二)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地应按疫情防控要求组织开展基础性和新兴产业技能培训,研究推出一批就业市场需求大、见效快的中短期培训项目,推动退役军人通过培训尽快就业、充分就业。适时分区域举办异地技能培训示范班,面向全省范围内培训符合条件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支持企业开展新录用退役军人岗前技能培训和在岗退役军人技能提升培训,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着力提升退役军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所需知识、技能。
(三)加大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力度。各地要把退役军人作为创业扶持重点对象,深入实施退役军人创业工程。为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退役军人,开展创业意识、创办企业、改善企业、扩大企业、网络创业和创业(模拟)实训等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要着力激发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动力,加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优化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适时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陈交流活动,激励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创业创新行业。支持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灵活就业,按规定落实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加强灵活就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权益保障。
(四)强化困难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各地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失业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工作, 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用好用足就业补贴、失业保险、就业援助等支持政策,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尽快实现就业。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退役军人、随军家属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五)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深入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提高退役军人就业服务针对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全面摸清本地区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军人数量、分布情况、就业创业情况,以及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招工用工等情况,并反馈人社部门。人社部门要结合“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及时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动态更新系统台账,提供 化、个性化就业服务。完善重点群体主动服务机制,推进职业指导进社区活动,帮助退役军人了解市场职业需求,促进退役军人就近就地就业。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疫情防控等实际,举办“退役军人就业政策对话会”“送政策进军营”等活动,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宣讲,提高政策知晓度。
(六)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各地要加大对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出台针对性强的帮扶举措,尤其是对受疫情等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稳定岗位。深入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攻坚年行动,健全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企业和招用退役军人较多的劳动密集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军创企业,提前介入指导稳岗,同步为被裁减人员提供就业帮扶;对用工需求较大的军创企业,及时公布企业余缺岗位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招聘服务,指导企业规范开展用工余缺调剂,“一企一策”缓解企业缺工问题。
招聘专区全省联动职等你来更多招聘信息见安徽公共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