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元就能买山寨协议?
别让“纸面就业”耽误学生
日前,《北京青年报》曝光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的“纸面就业”现象。所谓的“纸面就业”,指的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就业,而是假装找到了工作。为此,一些学校甚至制造虚假的就业数据。比如,一些高校将三方协议的签约率要求“层层传导”,有的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甚至有商家为了帮助毕业生“假就业”,提供付费“盖章”服务,在假装就业的利益链上,竟然还产生了一套“盈利模式”。曾有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老师透露,其实他们也承受着来自上级的巨大压力。如果完不成上级安排的“代签”任务,不能让学校的就业数据在纸面上“好看”,他们也会被施压,影响工作业绩。在上述报道中,有老师就千方百计地劝告学生,希望他们迅速签订“三方协议”。这与其说这是在替学生着想,不如说是在方便学校和老师,实际上是一种层层推卸责任的做法,最终承担损失和风险的还是无辜的学生。还有一些无良商家,也想在伪造就业率的利益场上分一杯羹。在一些老师的“建议”下,学生在网上与一些号称可以提供就业协议的商家展开“合作”,甚至只花68元,就能实现“纸面就业”,成功签订就业协议书。这类商家号称“任选一个公司,网签和盖章都可以,支持电话回访调查、考编政审”,看起来可以蒙混过关,实际上只是与学校玩的“把戏”,是在制造就业情况的“虚假繁荣”。找不到工作就在填表时写“灵活就业”?
据《半月谈》报道,眼下,仍然有一些高校对就业率顶风作假。有的学生表示,辅导员在 辑丨袁 博校 对丨简蓓茜校 审丨孟诗琪值班编委丨董俊杰点亮“在看”,坚决打击假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