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变90大学生就业率掺水造假

各大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率造假一直“讳莫如深”,事实上,就业率“掺水”由来已久,很多大学承诺的“98%毕业生实现就业”,在现实中却都是“待业青年”。这种矛盾的现象给大学学历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对于此,教育部近日发文整治相关情况。小编认为,此举将有效遏制造假情况,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的数据。

大学生就业率/图片来源:网络20%变90%,毕业生就业率造假情况较为普遍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就业率成为高校“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从各类新闻报道中,我们总是能看到“XX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九成”、“某高校就业率连续三年突破96%”的好消息。但每一年的招聘季,也总是能看到招聘现场“人满为患”的盛况或者媒体多次报道的“毕业生就业难”的信息。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哪一个消息才是真实的呢?

正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在众多大学“90%的毕业生就业率”的明面上,却只有20%的毕业生能够找到工作!

大学生就业/图片来源:网络

造成这种数据之间差距的原因,是一些大学在毕业生就业率数据上“掺水”。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为了招生。

试想一下,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报考一所二本院校,最希望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毕业生就业率就是评估这一因素的关键指标。就业率高,说明社会企业认可该学校的教学质量,说明学历含金量高。因此,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校开始拿就业率“炒话题”。

大学生就业/图片来源:网络

甚至有高校为了面子,不惜指导学生“就业”,为学生联系“小作坊”公司,一次性雇佣十几名学生,但公司实际运营只有两三个人;默许学生在网络上花钱买假的工作证明,有公章,有签字,看上去是那么回事,但经不住仔细推敲。

还有的高校辅导员为了“帮助”学生就业,会不经过学生的允许,伪造工作单位签字。种种现象,俨然成为了一条产业链。

相对于大学就业率造假,实习造假也应该引起重视

如果仅仅是就业造假也就罢了,关键是很多普通大学的学生连实习经历也是假的。小编在上学时,发现有同学明明在家宅了一年,却偏说自己在某某公司实习会计工作,仔细询问后,才发现这家公司是他的亲戚开办的。

为了帮助其他同学,他还一次性开出了十几张实习证明,有助理、后勤等多个大大小小岗位,给很多学生解决了“燃眉之急”。

毫不夸张地说,小编身边接近一半以上的大四学生,本应该在各行各业实习,却只能窝在寝室里打游戏、追剧。这不禁让人疑惑:如果连大四实习都不是真的,这些人是如何通过学校的实习审查,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的呢?

大学生就业/图片来源:网易大学就业率“掺水造假”何时休?教育部出手整治

前段时间,教育部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造假情况提出了整治方向,要求各大高校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