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毕业生首超千万就业难,难就业症结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一个播种的季节,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其实也是在春天开始播种了。

中国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一年多过一年,今年高校毕业生首超千万,这个量,很多人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这个量相当于,每年有一个比利时或葡萄牙毕业,要知道比利时或葡萄牙总人口才万。

对于这么大规模的毕业生,对于我国来说,就业压力还是不小的。其实,每年毕业生的工作,都是重点难题,很难解决,持续的时间周期,其实也不是一年两年,每年的毕业生都会面临,今年是最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更难的一年,但是每年过去,都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

3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的篮球场上,今年春招的 场线下双选会正在进行:4列招聘展台,78家招聘单位,开放余个岗位招贤纳士。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热门国企展台前挤了好几名前来咨询的学生。

一个媒体采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大四学生陈俊说“我的专业是农业经济管理,许多岗位不对口。找工作不是特别顺利,愁得慌。”握着装着简历的文件夹在展台间徘徊,转了一圈,最终只投出去3、4份简历。

中国人大是一所知名院校了,他们的就业难度系数,其实也不小,对于中国就经济的新发展,有很强的风向标的意义。

1、可以可得出来,我国就业存在错配的情况非常突出,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20年前错配,30年后,还是错配就有点意思,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

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我国教育大多数处在理论教育居多,而且教育的知识都是与企业运营脱节比较严重的情况,非常突出,即便是双 、、院校,也很难摆脱,就以前面这位农业经济管理这个学生的专业来看,我国对这个专业有多大需求?

即便是学了这个专业,这个大学生真的就能回到农村,搞农业管理研究?一个在北京 学府,读了4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她怎么会回农村搞农业。而如果她不回农业,怎么用得上这个专业知识呢?

2、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轻人的就业观念,早已不是过去的想法了。记得很多年前,还是号召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去偏远山区搞经济建设,搞支援农村教育等,现在呢?相信很多大学生是吃不了这个苦,如果要跑到落后地区,好不容易通过读书跑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等于这个书是白读了。

在很多人的心中,读书就是走出农村,走向大城市,这是很多人的观念,即便是农民工也知道经常出外打工。不要说去农村,去一个小城市,都很难。

3、我国经济结构带来的产业调整,我国现在不断说要走高端制造业,走高端服务业,要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破产,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大幅减少。

这里有两个非常让人纠结的,一方面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本身就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大幅减少,谁见过全自动化的工厂,需要几个人工作?人工智能只需要几个高级程序或工程师,需要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有几个?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也不见的个个都是 人才,可能很多人都是考试高手,但是到工作的时候,还是要重新开始,也很难进入所谓的 科技人才,他们也只是拿着高学历的普通人而已。

我们以华为为例,华为算是高科技企业吧,每年招聘有多少大学生呢?顶多就是招聘天才级别的大学生,不是天才的,工程师就有可能面临35岁被辞退的命运。

中国经济结构,跟过去有点不同,以前我们经常说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大量高端服务业和制造业,吸纳不了大学生,而事实上,现在证明,即便有了高端或高科技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吸收不了多少大学生就业。

4、不得不说,中国高校毕业生这个难题,其实也很难解决。只能让时间去解决,只有等毕业生都老了,就全部解决了。其实,当代社会,任何国家都面临年轻人就业难的问题,即便是毕业生老了,也不一定轮到他们。

想象我国现在由于社保压力很大,都已经推出延迟退休,老年人,还可以为祖国奋斗很多年,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再耐心等待很多年才会拥有一个岗位。

5、如今,很多的大型国有企业和知名企业,大量的挤压了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生存空间,而这些大型国企和大厂,都是靠规模产生效益,在面临红利已过,都在内卷的情况下,招聘的人数在大幅减少,比如,京东、腾讯、阿里等大厂都在裁员。

其实,说得直接一点,越是高级的,高科技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低,能用一个人做事就不会找两人,除非强制性要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