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毕业生就业1076万人的毕业季,一所

郑华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40.html

而对于张翔和毕业班辅导员们来说,等6月送走了毕业生,他们还将继续与这些毕业生们保持联系,直到学生上报了就业信息,找到了满意的去处——这是他们觉得工作最有价值的时刻。

5月25日,南京工业大学校园招聘会现场。新京报记者李照摄

文丨新京报记者李照

编辑丨陈晓舒

校对丨付春愔

本文字阅读11分钟

南京工业大学学工处副处长张翔每天上班 件事,是打开电脑登录“江苏智慧就业”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南工大名毕业生的个人信息与签约情况、公司性质、所属行业被记录在案。另一个窗口,是雇主资源库,与南工大有招聘合作的企业详细信息一目了然。

数字每日都在更新,两张表贯穿了张翔工作的全过程。

自今年3月教育部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以来,南工大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全员促就业网络。从数据来看,专项行动效果显著,南工大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居江苏全省前列。

这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将就业工作视为“一把手”工程,但在成绩之外,南工大也面临所有高校就业工作普遍存在的难点,如何扭转大学生“缓就业”和“慢就业”的困局,南工大在探索构建一条全方位可持续的促就业道路。

“我们是不愁岗位数的”

5月25日下午,初夏的天气已有几分炎热。四十家用人单位在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大”)校园里支起了蓝色的帐篷,巨大的展示板上罗列着公司情况和招聘职位。

这是南工大今年举办的第七场线下招聘会。张翔特地把位置选在了大学生活动中心旁边的空地,这里人流量大,距离学生宿舍也很近。

下午两点日头正盛,张翔从办公室赶到招聘会现场,与参加招聘的企业工作人员匆匆打了个照面。前一天,他把此次进校园的企业和岗位明细悉数发给了各个学院,动员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积极参加。

数理科学学院级毕业生蒋志(化名)攥着简历溜达了一圈,最终选择了两家单位投递面试。

去年秋招,蒋志拒绝了一家基建行业国企大公司的offer,理由是“不想下工地”,之后他一直在线上线下投递简历。

蒋志是贵州人,最初他的想法是能找到一份老家的工作,到现在他觉得留在江浙也可以接受。尽管还没有找到工作,蒋志并不着急,“其实要找是能找到的,就是还没找一个满意的。”他说话语调慢悠悠的。

招聘会的另一端,一家央企下属公司的摊位上摆着三份简历,是一下午的全部收获。该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秋招,公司已经招满了人,此次线下招聘属于补录,因为秋招签约的学生中有考上研究生的,岗位空了出来。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南工大的样本多少显得有些令人意外。蒋志告诉新京报记者,到这个时间,同学中想找工作的基本都找好了,像他这样还在持续找工作的不多。

据报道,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增量和总量均创历史新高。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南工大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要求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走访用人单位不少于2家,新开拓用人单位不少于5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新开拓用人单位总数不少于家。

两个月来,“访企拓岗”的效果是明显的。张翔介绍说,南工大原本就是一所高度重视产学研用结合的工科院校,长期以来一些重点产业和学校学科专业、师资科研契合度很高,学校地处长三角,制造业发达,并且学校 专业如化工、土木等受疫情影响小,此次“拓岗”又为学校丰富了一批用人单位资源。

因此,尽管今年南工大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破万,比去年增加了人,但岗位数不是困扰张翔最主要原因。他表示,目前,学校介绍提供的岗位数和生源比值能达到10:1,“并且我们推荐的企业是经过筛选的,中型企业占比 。”他强调。

岗位数量丰富了,张翔的工作难度却没有减轻。“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扫尾时期。”他说,六月毕业生就该离校了,该签约的都签约了,剩下的学生还在观望,如何为这一拨学生送岗到位,成为攻坚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

5月25日,南京工业大学学工处副处长张翔登录“江苏智慧就业”系统查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新京报记者李照摄

台帐

从去年9月起,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以下简称“外院”)级辅导员李田田就开始着手建新的QQ群,她手机里现在有几十个群,打开聊天软件,数千条信息涌来。

大四开学,外院全院个应届毕业生,李田田需要挨个摸清他们的毕业去向意愿,制作“台账”,数据每日更新。谈话是五人一组进行,仅 轮谈话就持续了一个多月,两百多号人根据不同意愿被塞到考研、考编、考公、就业、出国等不同的QQ群中。

在李田田 轮的统计中,考研意愿的比例 ,达到65%,但从全校范围来看,这个数字还不算高,一些院系的考研意愿甚至高达90%以上。

等到考研成绩出来之后,李田田要开始进行第二轮大谈话,考上研究生的以及出国深造的被划入一个QQ群,“这个群我可以暂时不用太操心,”她的重心转向那些还没有着落的学生。

相比理工科,文科就业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困境。前些年,教培公司还是外院的主要的招聘企业之一,今年情况不一样了,外院的压力又大了几分。

为此,学校内部院系之间的帮扶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些高就业率的工科院系与长期合作的大公司谈判,经常顺便“搭售”几个文科岗位。李田田举例说,外院党委书记曾经在化工学院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现在她也会跟那些企业打交道,向他们积极推荐我们外语专业的学生。”

今年3月春招季,南京出现疫情,学校封闭管理。那段时间是李田田觉得压力 的时候,担心学生错过“金三银四”招聘黄金期,她要给学生修改简历,要点对点敦促他们投简历,要帮助他们协调场地进行视频面试。“下寝室”是疫情期间一线毕业班辅导员的日常,有辅导员干脆住在了学生宿舍里。

“他们(学生)必须要你推着往前走。”李田田带过好几届毕业班,以前一届毕业生最多人,她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情况了如指掌,现在她带号人,精力很难全覆盖到,她更着急的是,“很多孩子他们自己是真不着急。”

游艺林是土木工程学院级的辅导员。土木工程学院是全校就业数据 的学院,截至目前,毕业去向落实率接近95%,个本科毕业生中,有人进入中建集团及下属子公司。游艺林介绍说,近两年基建行业发展迅猛,人才缺口很大,能进入中建集团等大型央企、国企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就业的满意度 。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专业,也有游艺林觉得棘手的时候。她找班里 迟迟没有落实毕业去向的男生谈话,“我说你有空来找我一下,他说老师是你要和我谈话,为什么不是你来找我?”

游艺林能感受到,只要一和他聊起就业,气氛就不太愉快。

在全校促就业的庞大体系网络中,一线辅导员是最重要的末梢节点,此外,帮助学生就业的一部分责任也平移到了专业教师身上。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专业教师武红丽明显感受到今年的促就业氛围更浓了。除教学以外,她还在学院孵化的学科型公司任职,对行业和企业都十分了解。前些年有学生找到武红丽推荐工作,她很乐于做这事,今年变成武红丽和其他老师们主动上门询问学生就业情况,推荐岗位。武红丽提到,几乎每个专业老师都会在群里持续发布就业信息,甚至有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