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说:“英语专业不赚钱,还是小语种学生赚钱一些,还是去学小语种好了。很多人都不会,市场肯定是物以稀为贵。”
小语种的学生真的赢麻了吗?德哥想说,这些朋友的想法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因为德哥之前就读于外国语院校,之前学校开设了几十种语种学习,我身边有很多学习小语种的同学,所以就身边朋友而言,他们的就业情况我还是知道的。
很多朋友说,学习小语种就业不愁,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在几年前,外贸蓬勃发展,跨境交流展览会层出不穷,很多企业对小语种人才趋之若鹜,许多学习小语种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踏进了大厂的大门。
德哥的一个师兄就是这样,他学习的是越南语,毕业那年他被一家国内的跨境电商平台选中当销售经理,虽然毕业刚开始那几年他有些辛苦,但是好像收入还不错,看他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家。
但是同样是学习东南亚语种的老挝语的另外一位同届同学,好像过得并不是那么如意。他毕业后没有赶上外贸发展的热潮,而是遇上了疫情的冲击,很多公司都在减少海外业务,这让从小就立志学小语种的他倍感压力。原来在学校的时候,他整个人意气风发,听说他在专业里的成绩也还不错,但毕业后有一次聚会见到他的时候,他整个人憔悴了很多,他说他曾经尝试去考家乡的小语种公务员,但是没考上,后来又去了当地的培训机构,凭借他还不错的英语水平,成为了一名英语培训老师。后来双减政策规范了学科类的培训,他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当中。
德哥还认识一位波兰语的同学,他们当时是学校第一届波兰语学生,于是全班都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让我们很多人都很羡慕,后来她毕业后,因为她学业表现优秀,她顺利通过了外事办的招录考试,成为了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有时候看到她朋友圈发的一些工作感想,想想其实稳定的工作可能也不是那么好干。
有人说,小语种比较好学?这肯定是误解,他们小语种的学生在大一开始,就需要每天晚上晚自习。为什么?因为小语种需要从头学起,从语音到语法,从单词到句型,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训练,才能够在毕业的时候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但是这远远不够,小语种的同学,在毕业的时候掌握的小语种知识其实不一定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需求,我有一些读小语种的朋友,在毕业后做海外运营工作,他们说客户发来的文件,很多时候他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看懂。在德哥看来,在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时,一定要耐得住性子,不要想着急功近利,一定要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运用,做正确的练习,语言是积累和熟能生巧的过程。只要你能够灵活运用你学习的语言,那么在日常工作中也会轻轻松松的,你所追求的高薪也会随之而来。
求职就业中,小语种真的赢麻了吗?我看不一定,其实要从头开始掌握一门语言是很难的,如果你是一名小语种的学生,一定要好好打好你的学习基础,因为小语种是你的看家本领,在学习小语种之余,如果能够掌握其他一些专业技能,那么就会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