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一下电子、电气、计算机三大类热门传统专业,把这三类专业放在一起来讲,主要是这三类专业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是相互支撑相互推进的三个学科大类,简单地说电子是硬件、是基础,而电气则是给电子以能量让电子运转起来,而计算机类则是软件是内容,让电子真正为人们服务。这就好比我们常用的手机,电子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及其内在硬件,而手机必须充电才能使用,而这个电就是强电即电气,而手机里面的所有程序及防火墙就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来完成的。
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尤为突出,一致被认为是“最有钱途”专业之一。IT业一直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也是国内外人才需求量 的行业之一。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在我国,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当前正处在传统行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网络化、智能化是重要的升级方向,所以未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将得到持续的增加。
计算机相关专业指在开设学科是以软件和系统开发方向为主的计算机相关学科。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迅速。
计算机专业主要方向
1.软件开发(主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就是编写代码,开发程序。有多种开发语言C/C++,JAVA,C#等。
注:系统开发,网络编程和大型游戏还是需要学好C/C++(个人认为较难点),手机游戏需要学会JAVA。工程项目的系统软件开发,常用的是JAVA/JavaEE和C#/.NET,还有些中小型开发常用的技术Delphi,PB,PHP,ASP等等。
很多人都是从C语言开始接触编程的,它是经典,也很强大,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可以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专业:通信,网络安全与管理等),界定很宽泛,网络领域和计算机一样,发展方向细化的很详细了,完全可以独立划出计算机专业行列,主要涉及领域有通信协议,网路信息安全等等。
3.电子专业倾向于硬件,单片机,嵌入式等
硬件方面,感觉比软件难学的多,难就难在学习实践的环境比较难找,比如嵌入式,大型机,绝不像软件学习,有个电脑连个网就齐活了,呵呵。也正因此它的含金量绝不低于软件,更主要它还比软件技术相对来说发展“稳定”,也就是俗话说的“越老越吃香”的现象更明显,更多的是个积累。
4.计算机应用技术,倾向于“应用”,本科这个专业很少见,多见于专科。研究生好像也有这个专业吧,但“此应用非彼应用”了!计算机应用就是大杂烩,什么都学,软件、硬件、网络、数据库,但都是皮毛,目标是结合其他行业领域的特点使用计算机。比如:工业设计/制图,动漫/flash,多媒体处理等等。
5.信息管理专业,文科转过来可能有帮助,因为也有管理方面课程,计算机方面学的多,但都不深入,理论多一些。
就业去向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这也就决定了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领域非常广泛。
在IT类企业中,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有管理类:如项目经理、软件架构师、硬件架构师等;研发类: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开发员等,测试类:软件测试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等,服务销售类:市场营销、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市场推广等。近年来,软件开发中心、数据中心等单位吸引了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事业数据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数据统计与管理等工作。
政府、科研单位及其他非IT类企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单位软硬件的配备、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网站开发等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
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小学、中学等单位担任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近年来计算机同文科艺术类专业结合,产生了不少新专业,例如:电脑美术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等。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设计部门、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动画公司、企事业广告部等从事美术设计策划与制作、电脑绘画、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工作。
计算机类专业特色和方向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分布于不同层次,既有综合型重点高校,也有普通院校,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该专业在各个高校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都有很大不同。有的侧重于软件,有的侧重于硬件,有的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有的在信息安全方面颇具特色,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
考生在考虑院校时,要对该专业的特色和方向有所了解,比较清楚后,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高校。例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整体实力非常强,三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统一按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三个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总体实力雄踞全国前列,本科招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进校后,在 学年不进行专业分流,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完成一些必修课程外,还有很大余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各种课程。
吉林大学在软件方面有明显优势,自动化、软件重用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代数、定理证明与自动推理、分布式推理、分布式系统等方面居国内 水平。
南京大学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优势领域包括软件自动化与形式化方法、分布计算与并行处理、系统软件及其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数据库技术、语言信息处理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为基础,形成了新一代互联网下的协同工作环境、新一代互联网络体系结构、并行与网络计算技术、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北航的计算机专业,一、二年级重点加强核心基础教育,三、四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强化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为特色,着力培养有深厚通信背景的计算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侧重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的开发与应用。
武汉大学的软件,尤其是在多媒体软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研制、开发了大量的多媒体软件。
东南大学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为龙头,在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以及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领域成绩显著。
西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方向很强。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
计算类类专业适合那些考生报考
:注重具体方向的选择。IT行业对于技术发展趋势是比较敏感的,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薪资待遇也会更高一些),所以一定要注重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方向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