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增长背后的猫腻,美国经济

在8月5日,美国公布了相当亮眼的7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就业人数高达52.8万人,比市场预期的25万人,高了一倍。

并且美国公布的7月失业率为3.5%,包括非农就业人口也已经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单从就业数据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美国现在经济无比繁荣。

以至于最近我看到有人开始美化美国的高通胀,是经济过热所带来的正常现象。

但是,美国上半年的GDP,按年率计算已经连续两季度负增长。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按年率计算只是一个预期值,扣掉通胀因素后,美国上半年的GDP还是同比增长的。

确实,这个年率的意思是,假如今年剩下季度的环比增速保持当前状况,那么全年GDP增长的一个预期值是多少。

比如美国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0.9%,这个意思是,剩下的第3和第4季度如果环比增速保持跟二季度一样的话,那么美国全年GDP增速会是负的0.9%。

美国是比较喜欢用这种“预期值”的数据。

但需要注意,美国连续两季度这种环比增速下降,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利信号。

而且美国自己是把按年率计算连续两季度负增长,视为技术性衰退的指标。

这不是我们强掰给美国的。

以美国当前保持激进加息,以及持续遭受疫情肆虐的情况看,美国下半年经济是很难有太大改善的空间。

这意味着,虽然美国上半年GDP保持同比增长,但以年率的预期值看,美国全年GDP负增长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此外,美国7月服务业PMI,创下最近十几年来,除了年3月之外的 值。

这个数据会更直观反应当前美国的经济情况。

美国7月服务业PMI骤降到47.3,已经大幅低于50的荣枯线。

美国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服务业占GDP比值高达80%。

所以,美国过去十几年来,服务业PMI基本没有低于过50,只有年3月受疫情冲击影响,有过一次大幅下降。

所以,从美国GDP年率连续两季度负增长,还有7月服务业PMI骤降看,美国当前经济跟过热没半点关系。

那么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又为何会如此亮眼呢?

这种矛盾现象,是很多人一个疑问。

包括我看到不少美国媒体,也有提出这样的疑问,美国当前经济究竟是过热还是衰退。

本文我会来详细剖析美国就业数据的猫腻,来跟大家分析,美国经济当前到底是好是坏。

个猫腻:失业口径

要搞清楚美国7于就业数据为何这么好,我们得先了解清楚美国非农数据是怎么计算。

非农数据,就是指“非农业就业人数”。

但实际美国非农数据统计的劳动人口,只包括有意愿参与工作的人口。

而那些自己不想找工作的人,并不会被视为失业人口,也不会纳入劳动人口,属于非劳动人口。

这就是美国非农数据 个猫腻。

因为一个人究竟是找不到工作才没上班,还是自己不想工作才没上班,这个是很难界定清楚,存在一些主观操控的空间。

美国非农数据纳入统计的劳动人口数量是1.亿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49.4%。

在劳动人口之上,还有一个“适合工作人口”,7月美国的适合工作人口是2.64亿人,占总人口79%。

将劳动人口除以适合工作人口,是劳动参与率,所以美国7月的劳动参与率是62.1%。

适合工作人口,主要是不包括16年以下的未成年人,也不包括现役军人等等。

而适合工作人口里,不参与工作的人群,才被称为“非劳动人口”。

美国的非劳动人口,主要包括家庭主妇、退休老人、以及16周岁以上的学生,还有没有工作意愿的人。

这里, 一个把没有工作意愿的人,也不纳入就业统计,就比较有猫腻。

按照美国劳工部的数据,这部分没有工作意愿的人数,7月是达到了万人。

而这万人,是没有纳入失业人口里。

如果这万没有工作意愿的人,加上万的失业人口,那么美国的失业率就会翻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个没有工作意愿的定义是,过去4周没有积极寻找工作,或者无法工作。

这意味着,那些因为得了新冠,出现强烈后遗症而没法工作的人群,是不会被算作失业人口,而是被纳入到没有工作意愿的人群里。

这一点很关键,所以美国的失业率,并不能明确反应疫情的影响。

美国疫情前,放弃工作的人口数量是万人,现在增加了90万人。

此外,美国7月非劳动人口增加23.9万人,这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受疫情影响,而这部分人也是没有被当做失业人口。

所以,美国7月所谓失业率只有3.5%,是有很大水分的。

再来看看第二个猫腻:重复计算

美国非农数据,除了不愿意工作的人,不纳入失业人口这个猫腻外。

在就业人数上,还有另外一个猫腻。

就是“家庭调查”和“企业调查”的双重标准。

美国劳工部统计就业人数,有两个口径,一个是“家庭调查”,一个是“企业调查”。

家庭调查就是按人头算,一个家庭里有两个人在工作的话,就是按照两个就业人口算。

但企业调查就不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同时在两家企业工作的话,不是算1个就业人口,而是算两个就业人口。

而美国非农引用的就业数据,是按照企业调查口径,而不是家庭调查口径。

在大多数时候,家庭调查和企业调查的就业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但过去这半年,美国出现企业调查的就业人数增长势头大大超过家庭调查的现象。

美国当前家庭调查的就业人数已经低于企业调查的就业人数。

这说明,当前美国同时从事多个工作的非全职员工数量激增。

还有另外一个数据说明这个问题。

美国7月就业岗位环比增加52.8万人,但就业员工总数仅环比增加17.9万人。

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远大于新增就业员工数量,这也说明兼职多份工作的人数在大量增加。

而这导致美国的非农就业人口,存在被“重复计算”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美国当前兼职多份工作的人数激增呢?

我觉得还是跟疫情有关。

美国的躺平策略,导致民众不断被新冠病毒重复感染,这会导致有新冠后遗症的人群持续增加。

而有新冠后遗症的人群里,有一部分是比较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这些人在某阶段无法参与工作,这不会被美国劳工部纳入失业人口,而算作“非劳动人口”。

其次,因为BA.5所带来的新一轮疫情,让美国7月因感染新冠,或者要照顾感染新冠的家人,而不得不请假的人数激增。

根据美国开展的“家庭脉搏调查”数据显示,全美6月29日至7月11日有万人自述因感染新冠病毒或照顾染疫亲友而没有上班。这一数字远高于去年同期的万人。

这首先给企业带来用工荒的问题。

因为请假的人变多了,企业到岗率就会降低。

但企业也不能因此大扩招,一个是经济不景气,美国也存在头部互联网企业都开始裁员的现象。

另外一个是企业也得考虑这波疫情影响过后,请假的员工恢复到岗率,那么现在招太多长期员工,就会变成额外负担。

这会导致企业不得不多招一些临时工进来填补空缺。

于是就导致美国7月的就业市场,这种兼职多份工作人数激增,进而导致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增长。

这就是我上个月一直说过的,美国当前因为疫情肆虐,所带来的就业市场虚假繁荣。

不过我注意到,美国媒体基本故意无视了疫情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影响,这有点像皇帝的新衣,他们觉得大家都不去说,就会不存在。

但疫情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为美国人无视,疫情就真的不存在的。

疫情的影响,会实实在在反映在美国7月服务业PMI骤降,反映在就业市场的虚假繁荣上。

疫情作为当前世界经济的 扰动因素,只要把疫情影响因素考虑进来,那么我们就不会奇怪美国当前为何会出现就业市场繁荣和经济衰退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