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半数本科毕业生在民企就业,工作五年后月

据年12月2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万人,同比增加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民企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毕业生在此类用人单位的就业质量如何?

超半数本科毕业生就业于民企

民企毕业生的月收入、就业满意度,连续多年上升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民营企业/个体”已连续多年成为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雇主类型,届至届本科生中毕业半年在此类用人单位就业比例分别为53%、53%、54%、53%和52%,近五年基本保持稳定。

对本科毕业生近些年在民企就业情况分析,麦可思数据显示月收入持续增长,届至届本科生的月收入均超元,分别为元、元、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稳定,约七成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业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届为67%,较届(63%)提升4个百分点。

“收入低”“发展空间不够”是民企就业群体

对就业不满的两大主因

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基于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资收入、晋升空间等相关因素的主观认识和情感体验。麦可思数据显示,“收入低”(72%)和“发展空间不够”(53%)是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群体,对就业现状不满的两大主因。

而且就业所在行业不同,毕业生月收入、就业满意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麦可思研究显示,届在民企就业的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 的行业类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元),其后依次为“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元)、“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元)、“金融业”(元);就业满意度 的行业类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医药及设备制造业”(均为73%),其后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2%)、“金融业”(71%)、“批发业”(71%)。

数据还显示,在民企工作的本科生就业满意度会随着工作时间延长进一步提升。具体来看,届在此类用人单位工作的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75%,相比其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63%),提升了12个百分点。

民企就业起薪不具优势,

工作五年后收入已接近“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

薪资收入方面,麦可思研究发现,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的月收入(元)虽然明显低于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元)和“国有企业”(元)的群体,但到了毕业三年后,该就业群体的收入增长潜力已有所显现。

具体来看,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在“民营企业/个体”的月收入达元,较同届毕业半年后(元)增长89%;届本科生毕业五年后在民企就业的月收入(元)已接近“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元),较同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元)增长%。

学历提升群体超三成选择民企就业

信息技术、教育、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是用人大户

民企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的支撑。麦可思研究显示,届本科毕业三年后有过学历提升的群体(包括国内读研与留学),超过三成(33%)进入“民营企业/个体”就业。该群体就业比例较高的前5位行业类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1.3%)、“教育业”(16.6%)、“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14.4%)、“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6.3%)、“医药及设备制造业”(6.3%)。

同时也可看到,民企也为学历提升群体提供了更好的经济回报和就业感受。麦可思数据显示,届毕业三年后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的本科生中,学历提升人群月收入(元)和就业满意度(81%)均明显高于未提升群体(月收入:元;就业满意度:68%)。

数据说明:

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4万,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个行业。

麦可思曾对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年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5.6万),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约2.5万,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个行业。

麦可思曾对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三年后的跟踪评价,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五年后的第三次跟踪评价,旨在通过更长的时间跨度观察毕业生的发展变化,全国本科生样本约2.9万,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个行业。

★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