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者抱怨就业难,HR感叹招聘难,到底发

转眼间,年已经走向尾声,求职与招聘又将热闹起来。虽然热闹,但求职与招聘双方的反应却不令人乐观。 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求职者认为找工作难,而认为不难的人也仅有不足10%。有意思的是在招聘的这一头,95%以上的HR感觉到招聘难,其中感觉到很难的达到了7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呢?

从近年的就业景气指数上看,基本都维持在1.5以上,也就是说每名求职者对应的职位需求数超过了1.5个,应该说就业环境还是相对宽松的,之所以出现就业与招聘两头难的情况,主要是求职者对职位的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追求‘完美’的求职者越来越多。

与以往注重追求薪酬与发展的观念不同,近年来求职者的追求要素越来越多。根据某专业招聘网站的调查,目前,求职者选择、衡量意向企业的标准扩展到7个要素:

能够学习新东西,占比54.01%;

待遇好,能挣钱,占比47.31%;

能够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占比35.55%;

企业气氛/人际关系和谐,占比33.16%;

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占比24.17%;

公司发展潜力,占比20.20%;

兴趣相符,占比18.88%;

……

进一步调查发现,有超过70%以上的求职者要求必须满足前3个条件,才会考虑去应聘, 是能满足5个以上。客观上讲,能够达到如此高要求的企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第二,倾向于‘高大上’职位。

更多的求职者在选择公司和职位时,将目光投向了大型外资、国企、民企中的白领职位,有75%以上的求职者表示会 这些职位,而小企业、蓝领职位却受到了冷落。

调查显示,就业景气度排名最前端的是技工/操作工,CIER指数为17.60,呈现出“用工荒”的局面,年对求职者的需求同比上升了37%,而简历投递人数却同比只上升7%,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

另外,销售类岗位、客服/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社区/居民/家政服务、物流/仓储等传统观念中偏“蓝领”属性的岗位,越来越不受求职者青睐。有超过65%的大学生,特别是 院校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这些职位。

对于近年比较热门的创业型企业,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并不乐观,超过半数的求职者不愿意选择,原因工作稳定性差。

第三,就业地域差别对待大

在对毕业大学生做的调查中,80%以上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到三线以上的城市就业,且学校的档次与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呈正相关,越 次学校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的档次也会越高。

然而,企业招聘需求量 的地区却是三线以下城市,及县诚、乡镇。它们对求职者的需求量超过了半数。

另外,还有两类本需求职的人没有加入求职大军,而是选择了‘慢就业’和继续学习,据统计,他们合计达到了大学毕业生的15%(约8%选择慢就业,7%选择继续学习深造),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同时,高薪酬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更多的求职者对就业采取观望态度,这一比例尽管不算太高,但也超过了10%。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看,求职者不切合实际的就业心理,严重影响了求职及企业招聘的成功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