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累计6万余名大学生参与的“新青年下乡”活动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成效如何?经验教训有哪些?该如何继续推荐创新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深入基层
培养青年人做问题的 发现者和见证者
“武汉样本”的内涵发展与品质提升
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想法回来
将大地作课堂,用实践写答卷
在实践中找回群众工作本领
新青年下乡
新青年下乡我来啦
“跨越天堑,超越自我”
究竟是什么活动引6万余人次参与,刷爆“弹幕”圈?
新青年下乡
懂国情懂社情懂民情
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
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
6万余名新青年纷纷下乡
以大地做课堂用实践写答卷
何为“新青年下乡”?
年年初,武汉启动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新青年下乡”活动成为引导大学生“走下去”的重要一环。近3年来,参与“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大学生累计超过6万人次,开展实践活动余场,期间还涌现出一大批 下乡服务队及“新青年”典型。
8月15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专家研讨会在武汉举办。
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扶贫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武汉大学等27所高校团委相关负责人,部分高校带队老师、学生代表,武汉市各团区委负责人共同探讨、总结该活动取得的理论实践文化成果,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创新开展。
研讨会围绕“新青年下乡”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基层治理、 脱贫、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共青团改革等方面,邀请4位嘉宾进行主旨演讲。
演讲摘录
1廉思:在实践中找回群众工作本领
2赵兴:“武汉样本”的内涵发展与品质提升
3周晓燕: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想法回来
4黄勇:培养青年人做问题的 发现者和见证者
在实践中找回群众工作本领
廉思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覆盖面广、成效显著,探索了一条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基层治理实践的新路。让广大青年在下乡中学习直接知识,锻炼组织动员能力,找回群众工作本领。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很多青年非常 、个人能力出众,却不能带动影响更多的青年。
在下乡中,引导青年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中国发展中的问题,使其牢固树立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其辨别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辨析能力。
“武汉样本”的内涵发展与品质提升
在实践中找回群众工作领
赵兴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我参与和见证了两年多的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自年年初至今,我所在的江汉大学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以班级、社团为单位对接黄陂区9个街道49个村(社区),累计走访入户余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余次,共有师生1.2万余人次参与其中。
活动开展近3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何继续推进?
,应当树立久久为功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将这项活动持续推进下去。
第二,应该聚焦“三农”问题,重点围绕 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活动,持之以恒,有所作为。
第三,要建立保障机制,为活动的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想法回来
周晓燕《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关于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我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思考。
从宏观上看,这不只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还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在微观上,“新青年下乡”活动要打造扎根武汉发展的创业就业力量。一是在感情上有所投入,让青年人在下乡中体会到人文情怀、青年力量;二是让青年在武汉的生活和工作不再困难;三是在职业规划中从身边的故事讲起,做出青年示范;四是让“新青年”在下乡中培育创新意识,感受青春力量的深度。
培养青年人做问题的 发现者和见证者
黄勇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共青团新闻中心主任
“新青年下乡”活动与青年思想政治学习的契合度是评价“新青年下乡”活动价值的 视角。
3年来,“新青年下乡”活动带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缓解、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于未来“新青年下乡”活动的走向,首先要拓展受益人群,要引导青少年连贯地了解党史和新中国史。
注重难点攻关,以一些新时代社会关切、青年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本科17级浦姣
用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旅游
农村大有作为,“新青年下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认识和服务“三农”的舞台。
我和我的队员们将充分利用专业所学,竭尽所能,帮助建设更加美好的南山村。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移动通信班宋汶锴
—End—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胡林记者
朱娟娟雷宇
编辑
王姗姗校审
陈凤莉